提及大方,“中國天麻之鄉”的字眼會赫然映入腦海。大方縣豐富多變的自然生態環境,孕育出了品質特異的天麻。據數據顯示,大方仿野生天麻的天麻素含量最高達到了1.05%,這一硬性指標均超過全國其他地區。
同時,大方縣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將天麻做大做強,逐漸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
訂單農業:促天麻種植面積逐年擴大
談起大方縣的天麻產業,該縣科技辦副主任龍玉廷對天麻的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再熟悉不過了: 2012年成立中藥產業局,在全省尚屬首家;目前全縣32個鄉鎮都種植天麻,其中文閣、六塘、鳳山、星宿、雨沖等鄉鎮種植規模較大;探索出了“公司+基地+農戶”、“公司+農戶”等運行模式,以天麻企業為核心,與農戶建立利益共同體,形成長效合作機制;大方九龍天麻公司根據種植計劃,與基地簽訂生產合同和產品回收合同,實行“訂單農業”,在保證老百姓利益的前提下促進大方天麻產業穩步發展。
近年來,大方天麻實行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相結合的種植方法,90%以上都是林下仿野生種植。林下仿野生種植又叫“原生態種植法”,此法的好處首先是不與莊稼爭地,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其次是有利于林木的管護,防止了森林火災發生的幾率;再次是將荒山荒地進行有效利用,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此外,六龍鑫隆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還積極探索“用補平衡”種植技術,即在種植過天麻的土壤中栽種速生果樹,真正實現循環發展。
據了解,2011年,大方天麻種植27630畝,產值2.7億元以上;2012種植天麻38073畝,產值3.7億元以上;2013年種植天麻40960畝,預計產值達4億元;今年截至目前,全縣種植天麻35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