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種植: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以前不敢種,一是怕技術跟不上,二是擔心種出來的天麻沒人收。去年由九龍天麻公司牽頭,我種了50畝左右,收入4萬余元。”大方縣小屯鄉大田村村民勾朝永告訴記者,光去年種天麻一年的收入,就可抵過去打工兩三年的收入,通過種植天麻,他還翻修了房屋,添置了家電。
大田村村支書劉瑾告訴記者,在2011年之前該村種植天麻的群眾并不多,只有30余家。從2011年開始,村里面牽頭首先利用林下荒山種植天麻100多畝,第二年便有了收益。看到效益后,其他農戶紛紛效仿,到目前該村已實現種植規模2000多畝,240戶600多人因種天麻而受益。
既是村支書又是天麻種植戶的劉瑾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單純種玉米,一畝收650斤,單價按1.5元計算,收入不到1000元;現在種天麻,畝產400斤左右,成品天麻市場價每斤10元至15元,收入5000多元。”
為了鼓勵農戶種植天麻,大方縣于2008年啟動實施總投資7000余萬元的國家科技部“富民強縣”專項——《大方縣地道藥材大方天麻產業化建設》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和帶動,共推廣仿野生天麻種植面積達10002.33畝,大田種植605.26畝,合作、帶動農戶5125戶,農戶純收入2467萬元,戶均純收入4731元。同時,天麻企業還解決勞動就業崗位150多個,新增用工崗位4300多個。
精深加工:讓天麻身價倍增
據介紹,農戶種出來的天麻,有50%的合作社可進行晾曬包裝等初加工,而天麻進行精深加工后,其附加值會提高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