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室外,寒氣襲人,大棚內,暖意融融,堆積如山的菌棒上結滿了一朵朵香菇。這是記者12月18日在金臺區金河鄉八里村入住的陳倉區新街鎮官村“香菇族”大棚里看到的情景。
官村地處我市西部深山區。為了擺脫困境,尋找致富門路,村“兩委會”先后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香菇專家教授,舉辦香菇食用菌專業技術培訓,鼓勵有志青年走出大山創業致富。從2002年起,村民魏新海、魏明科、彭玉山等4名青年攜妻帶子,來到我市郊區金臺區金河鄉八里村的荒灘地上“安營扎寨”,建起了一座座香菇大棚。在他們的帶動下,新街鎮菜園村、老莊村、新街村、丘家山村等村民紛紛走出西山,在八里村建棚種菇。
走出深山創新業。如今,金臺區八里村已成為我市種植香菇基地,在每年7月份加工菌棒時,由于人手不夠,許多城里下崗職工、郊區農民前來打工,最多時每天打工人數高達300余人。
據了解,目前,云集在八里村的“香菇種植戶”已有20多戶,每年種植香菇400多萬棒,年產值達到700多萬元,每戶每年純收入4萬元左右。 本報記者 龐文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