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生優生 一生圓幸福夢
李春學家兄弟姊妹多,也目睹周圍多子多女給家庭造成的沉重負擔,認為“多子”并不一定“多福”,把孩子培養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是家庭之幸,社會之幸。為此,李春學果斷選擇了只要一個孩子,于2011年主動到鎮計生辦辦理了《獨生子女光榮證》,一門心思地投入到美好生活的打拼中。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孩子學習刻苦,富有愛心,多次獲得優秀學生稱號。
“我媽媽在孟溪街上開得兩個門面做服裝生意,我家也買了100多平米的新房,我和班上父母有工作的同學沒有什么區別,我為我的爸爸媽媽而自豪。”李春學的兒子李澤林高興地告訴筆者。
鄉親們也都以李春學為榜樣,該村出現很多獨生子女戶和二女結扎戶,今年無政策外生育,少生優生,幸福一生。他們生活穩定,很多都過上了小康生活。李春學用他的創業實績,唱響了一曲少生快富之歌,成為影響周邊群眾遵守計劃生育政策的楷模。
創新模式 帶動圓標兵夢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李春學不斷探索創新模式,希望能輻射帶動更多計生“兩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業,擺脫背井離鄉的困境,讓村里的孩子們每天能看到父母,老人每天看到兒媳,從而一家人快快樂樂地生活在一起。
目前,他的孟溪桃源香菇基地采用“計生協+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以“三點一式”進行計生“兩戶”產業發展扶持,即資金由計生協會整合項目支持一點,鎮政府幫扶一點,計生“兩戶”自籌一點,實施集中連片種植模式進行發展。這樣既保證了鮮菇出售充足供應,又促進了計生“兩戶”增收、家鄉剩余勞動力轉移,幫黨委、政府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問題,真可謂一舉多得。
“我加入協會,到李春學那里買菌棒2元一段,買了2萬段,每段純收入1.5元,他免費提供技術指導,不要我們出基地租金,一年內凈賺3萬元。”獨女戶毛全康感激地說。
“如果我們自己采摘鮮菇結束了,就到李老板那里打工,女工按70元/天,男工130元/天,在他這里做工都是每月發一次工資,從未拖欠。”獨子戶楊敏連忙插話。
“我們發展香菇產業不愁賣不出去,有李老板聯系銷路,他也買了3臺烘干機,相等于給我們買了‘保險單’。”二女結扎戶毛全勇搶過話說道。
今年初,他的基地占地已達100畝,已經建成菌棒生產加工房2座,標準貯藏室1座,菌種房1座,生產大棚80個,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0人。他的基地新增加入了10戶計生“兩戶”,種植香菇60萬段,預計實現產值240元,利潤90元,戶均增收4.5萬元,全年解決鎮內計生“兩戶”剩余勞動力30人,人均工資2.2萬元。
“縣扶貧辦今年資助我130萬元,資金即將到位,所以我打算明年入戶計生 ‘兩戶’20戶,種植香菇120萬段,解決計生‘兩戶’剩余勞動力50人實現產值480萬元。”李春學信心滿滿告訴筆者。
現在,他不僅使自己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戶,而且帶領全村群眾發展經濟,成為大家公認的少生致富帶頭人。
李春學說,做什么事情要堅定理想信念,深入鉆研,越挫越勇,方能成功。我想再用5年到10年的時間,依托“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將“桃源香菇”建成集香菇科研、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桃源花菇”產業園,發展占地200畝,年產量300萬段,解決就業人員200余人,年產值近1000萬元的規模,打造成全縣、全市乃至全省的品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