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處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新階段,食用菌產業作為轉化農作物秸稈廢料、生產優質美味健康食品的優勢特色產業,已成為我國許多地方的支柱產業,為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致富,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全面分析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現狀,研判產業發展趨勢,交流食用菌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前沿動態,展示食用菌產業新品種、新設備、新產品和新技術,拉動我國食用菌產品消費市場,進一步促進中國食用菌產業的轉型升級,由中國菌物學會、華中農業大學和易菇網共同主辦的“2014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將于9月14-17日在武漢科技會展中心舉行,同期舉行“2014中國食用菌博覽會”和“湖北省食用菌協會成立三十周年慶典”等活動。
本次食用菌產業年會、博覽會的五個亮點:
一、關注產業發展趨勢,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我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起步于改革開放之初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目前產量已經超過2800萬噸,產值超過2000億元,成為農業領域中僅次于糧、油、果、菜的第五大作物,食用菌生產也已經從段木栽培和手工作坊式的初級生產方式向設施化、機械化和標準化代料栽培方式轉變,許多食用菌品種已經進入工廠化設施化栽培階段。
為了全面分析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現狀,預判未來若干年我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趨勢,大會特邀專家報告重點探討“中國食用菌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來自全國各地的食用菌業界專家、學者及企業家代表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方向和道路。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李玉教授、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金霞研究員、上海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譚琦研究員、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食用菌分會秘書長劉自強、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張俊飚教授、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邊銀丙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分別就“未來三十年的中國食用菌產業”、“我國食用菌菌種管理問題與解決途徑”、“香菇工廠化生產的趨勢”、“我國食用菌產業管理、渠道和資本”、“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現狀與政策思考”、“現代科學技術與食用菌產業問題”等作精彩報告。
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關注行業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更加注重專業會議科技創新的前瞻性和實效性,更注重對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新產品的引進與交流,舉辦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專題報告、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中國食用菌產業機械裝備圓桌論壇和中國食用菌原輔材料及消殺藥品圓桌論壇,皆在體現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廣大食用菌從業者相聚在食用菌產業大省湖北,關注行業熱點,結交合作伙伴,共謀產業發展,這對于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的食用菌產業發展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