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工商部門召集當事人及煙花經銷商調解,三方各執己見,爭得面紅耳赤。對于朱天峰提出的100萬元索賠金額,經銷商和李家代表均表示無法接受。
天麻種植屬于高投入、高回報、高風險的產業,需投入大量菌種、木材、竹子、草料和勞動力,每畝估算成本7萬元至10萬元。此外,由于天麻是名貴中藥材,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所以種植天麻要搭建木棚,蓋上厚厚的茅草,防止陽光炙烤。朱天峰的天麻遭此大火,收獲基本無望。“如果行情好,朱天峰的天麻賣100萬元也有可能。”在工商人員走訪調查過程中,該縣一位天麻種植專家如是說。
7月22日,羅田縣工商局組織了第二次調解,經銷商與李家人在責任劃分、賠償金額上依舊存在分歧,調解再次陷入僵局。
不偏不倚 三方互讓終言和
群眾利益無小事。該局干部總結兩次調解失敗的教訓,組織了第三次調解。他們不偏不倚,以公正之心對待三方,一方面將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向經銷商、李相謙解釋,勸說經銷商、李相謙主動承擔責任;另一方面將煙花的抽檢結果反饋給經銷商,告知他們可以向生產廠家追償。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輪談判,工商部門終于取得了李相謙、經銷商的信任,當事各方態度明顯轉變。
7月29日,在工商部門的主持下,經銷商、李氏家族代表、朱天峰三方終于心平氣和地坐到一起,簽訂了調解協議。因煙花質量存在問題,經銷商承擔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賠償35萬元;李氏家族沒有按規定在安全距離(距易燃易爆物50米)以外燃放煙花,對此次事故承擔次要責任,賠償7萬元,總賠償金額為42萬元。
7月30日,經銷商將首批賠償款20萬元專程送到了朱天峰家中,其他賠償款將按協議規定分期分批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