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羅田縣工商部門的調解下,因天麻棚被煙花燒毀的藥農朱天峰獲賠42萬元,刷新了我省單個農戶獲賠金額紀錄。
今年4月5日,羅田縣九資河鎮李氏家族80余人在祭祖燃放煙花的過程中,出現炸筒,橫飛的煙花將該縣九資河鎮藥農朱天峰搭建的4.8畝天麻棚燒毀。朱天峰是天麻種植大戶,眼看著全家辛苦勞作兩年、今年秋天即可豐收的天麻被毀于一旦,朱天峰欲哭無淚,當場向當地派出所和工商所投訴。
接到投訴后,當地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查。執法人員收集了煙花炸筒后的殘余碎片,丈量了煙花燃放地點距離天麻種植地為32.5米,被燒毀的天麻面積為3220㎡。5月4日,黃岡市質檢所出具的煙花檢測報告顯示,該批次煙花為不合格產品。
天麻種植屬于高投入、高回報、高風險的產業,需投入大量菌種、木材、竹子、草料和勞動力,平均每畝最少投入9萬元。天麻對生長環境有苛刻要求,它適宜于酸性土壤環境,與蜜環菌共生,超過28℃時,蜜環菌和天麻的生長就會受到嚴重抑制。所以在種植天麻時要搭建木棚,蓋上厚厚的茅草,遮擋陽光的炙烤。朱天峰種植的天麻遭此大火,收獲基本無望。
由于賠償金額巨大,牽涉到批發商、生產廠家、藥農、燃放煙花的李氏家族多方利益,調解工作困難重重。該縣工商局先后4次組織4方協商調解賠償事宜。經過多方斡旋,反復做工作,29日,批發商、李氏家族代表、朱天峰就賠償金額達成協議:因商品質量存在問題,批發商承擔主要責任,賠償35萬元;因李氏家族沒有按規定在安全距離外燃放負次要責任,賠償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