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是靈芝嗎?
記者聯系到廈門大學生物系的一位教授。教授介紹,小區里的菌類是否是靈芝,由于沒有去現場觀察,暫時不能確定。
不過,記者上網搜索圖片,發現小區的菌類和網絡上的靈芝圖片是一樣的。
Q2
能否食用?
靈芝分為好多種類,不同種類的特性也不同,能否食用也要經過實驗后才能給出準確回答。教授指出,最近因為氣候原因,在南普陀和廈大校園里,也時常見到大片生長的類似靈芝的菌類生物。
Q3
為啥長靈芝?
教授介紹,長出野生菌類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首先要有這類生物的孢子或菌絲,其次濕度大,最后要有適宜的溫度,而靈芝子實體原基在25℃-30℃可以大量發生。
最近溫暖潮濕的氣候給菌類生物的生長帶來了充分的條件,而小區里的靈芝大多長在年長的枯樹上,教授分析,枯樹上可能本身就帶有孢子或菌絲,一旦遇到濕度大的溫和氣候,就大量長出野生“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