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黑木耳種植具有占地面積小、易操作的特點,而云南的遮島鎮水箐村委會吉祥村在搬遷后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起了黑木耳種植業。
據了解,吉祥村的村民一直都有種植黑木耳的豐富經驗,搬遷后,當地水資源豐富,沒有污染,同時交通越來越便利,借助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使得黑木耳引種項目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黑木耳種植完后,還可以種植蔬菜,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1畝地種1萬袋黑木耳,可以賣到6萬元至7萬元,除去成本,每畝地種黑木耳有4萬多元的利潤,這比種其他經濟作物都劃算。”村民尹以劍算起了種黑木耳的賬。
據了解,該村在2012年引進了東寶食用菌有限公司,形成“支部+企業+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實行訂單農業,市場的經營風險由企業承擔,收購價格根據時節有所不同。公司免費為種植戶提供技術,定期由公司技術人員到村內開展黑木耳種植技術指導,解決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農戶種植無后顧之憂。2013年,吉祥村的18戶村民種了18萬袋,和算起來有18畝地,種植農戶數量和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據了解,吉祥村的村民一直都有種植黑木耳的豐富經驗,搬遷后,當地水資源豐富,沒有污染,同時交通越來越便利,借助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使得黑木耳引種項目取得了很好的效益,黑木耳種植完后,還可以種植蔬菜,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1畝地種1萬袋黑木耳,可以賣到6萬元至7萬元,除去成本,每畝地種黑木耳有4萬多元的利潤,這比種其他經濟作物都劃算。”村民尹以劍算起了種黑木耳的賬。
據了解,該村在2012年引進了東寶食用菌有限公司,形成“支部+企業+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實行訂單農業,市場的經營風險由企業承擔,收購價格根據時節有所不同。公司免費為種植戶提供技術,定期由公司技術人員到村內開展黑木耳種植技術指導,解決在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農戶種植無后顧之憂。2013年,吉祥村的18戶村民種了18萬袋,和算起來有18畝地,種植農戶數量和種植規模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