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干縣塔峰生態食用菌有限公司以“公司+農戶”的模式,以稻草為主要原料,夏秋季種植草菇,秋冬季再用草菇廢料種植雙孢蘑菇,引導帶動周邊鄉鎮1106家農戶積極參與,年利用稻草2400噸,年產草菇、蘑菇(鮮品)750噸,產品鮮銷與加工并舉,供不應求。該模式不但產量高、質量優、效益好,而且保護了當地生態環境,實現了稻草資源的循環利用。
2012年初,沂江鄉塔下村謝新軍、鄒清兆等幾名長期在外務工人員滿懷激情回到家鄉創業,籌劃以家鄉的稻草為原材料,規模化種植食用草菇和雙孢蘑菇,開辟發展農村經濟新途徑,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動村民共同致富。當年,他們就注冊了塔峰生態食用菌生產有限公司,并在沂江鄉塔峰村一處幽靜的山凹處建立生態食用菌基地。該基地共投資380余萬元,占地面積3100平方米,其中六棟立體出菇房播種面積可達12000平方米。據介紹,該基地出菇房可一次投料(稻草)180噸,每年稻草利用500噸左右;主產草菇與雙孢蘑菇,夏秋高溫季節以稻草為原料生產草菇,秋冬低溫季節,利用生產過草菇的稻草等發酵料種植雙孢蘑菇,年產草菇、蘑菇220噸以上,預計年產值200萬元以上,年利潤100萬元左右。該基地還通過技術培訓、免費提供菌種和技術支持及保價收購等舉措,帶動周邊農戶種菇致富,成為新干發展新型食用菌產業的示范樣板。
新干是 糧食生產大縣,每年水稻播種面積4.8萬公頃,年產稻草30萬噸以上,以往稻草非但沒有很好利用,且在稻田就地付之一炬,既浪費了寶貴資源,又污染了環境。為引導鼓勵更多的群眾利用稻草種植食用菌,發展新型食用菌產業,該縣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民間經濟組織為紐帶,積極發展產加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最大限度地發揮整體效應和規模效應,變資源優勢、自然條件優勢為品質優勢、市場優勢和產業優勢,稻草資源與食用菌生產循環往復,為發展以稻草為主料食用菌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該縣已在神政橋、沂江、七琴等地建立利用稻草種植食用菌基地16個,輻射帶動群眾致富逾萬人。
2012年初,沂江鄉塔下村謝新軍、鄒清兆等幾名長期在外務工人員滿懷激情回到家鄉創業,籌劃以家鄉的稻草為原材料,規模化種植食用草菇和雙孢蘑菇,開辟發展農村經濟新途徑,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帶動村民共同致富。當年,他們就注冊了塔峰生態食用菌生產有限公司,并在沂江鄉塔峰村一處幽靜的山凹處建立生態食用菌基地。該基地共投資380余萬元,占地面積3100平方米,其中六棟立體出菇房播種面積可達12000平方米。據介紹,該基地出菇房可一次投料(稻草)180噸,每年稻草利用500噸左右;主產草菇與雙孢蘑菇,夏秋高溫季節以稻草為原料生產草菇,秋冬低溫季節,利用生產過草菇的稻草等發酵料種植雙孢蘑菇,年產草菇、蘑菇220噸以上,預計年產值200萬元以上,年利潤100萬元左右。該基地還通過技術培訓、免費提供菌種和技術支持及保價收購等舉措,帶動周邊農戶種菇致富,成為新干發展新型食用菌產業的示范樣板。
新干是 糧食生產大縣,每年水稻播種面積4.8萬公頃,年產稻草30萬噸以上,以往稻草非但沒有很好利用,且在稻田就地付之一炬,既浪費了寶貴資源,又污染了環境。為引導鼓勵更多的群眾利用稻草種植食用菌,發展新型食用菌產業,該縣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企業為依托,以民間經濟組織為紐帶,積極發展產加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濟共同體,最大限度地發揮整體效應和規模效應,變資源優勢、自然條件優勢為品質優勢、市場優勢和產業優勢,稻草資源與食用菌生產循環往復,為發展以稻草為主料食用菌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該縣已在神政橋、沂江、七琴等地建立利用稻草種植食用菌基地16個,輻射帶動群眾致富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