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鮮香美味,是不少美食愛好者的“心頭好”,但種植收獲后的大量菌渣缺乏有效回收,會給環境造成污染。近期,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從香菇菌渣研究提取出一種物質,可以讓菌渣“變廢為寶”,助力蔬菜茁壯生長。
10月25日下午,“一種香菇菌渣的提取及綜合應用”專利轉讓簽約暨成果推介會在位于嘉定區的上海永通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舉行。據悉,該提取物未來將應用在該公司生產的化肥產品中,實現產品升級。
香菇菌渣是農民種植、收獲香菇后的廢棄殘余物。近年來,香菇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廢棄菌渣也不斷增多。廢棄菌渣中其實蘊藏著豐富的營養物質,但缺乏有效回收方法,導致許多菌渣最后被丟棄,造成空氣污染和水污染。
“數據統計,全國每年生產香菇1200萬噸,廢棄香菇菌渣達2400萬噸,我們研究發現,香菇菌渣如果提煉得當,可以有多種用途。”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員楊焱現場分享了研究成果。
經過8個月的努力,楊焱和同事們創新提取工藝,提取出一種香菇菌渣提取物。據了解,該提取物是一種功能性蛋白聚糖,有著綠色、安全、穩定的特點,同時根據實地測試,該提取物作為免疫劑,不僅促進植物的生長,還能起到激發植物自身的免疫作用。
除了以上優點,該提取物價格低廉,廣泛應用市場后具有良好經濟效應。根據項目組的實驗,理想狀態下,將該提取物溶入化肥、播種后,蔬菜可以提質增產,根據計算,每畝能增加約1490元的收益。
作為專利轉入方,上海永通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稱華表示,公司主要是看重提取物在農業生產上的巨大潛力,該專利不僅能大大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還能滿足市場對環境友好型產品的需求,公司現已計劃在化肥產品中直接添加該香菇菌渣提取物,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
近年來,嘉定區高度重視農業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相關部門和街鎮攜手合作,積極引進和培育農業科技型企業、農業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質農民,為農業科研成果的轉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這一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正是嘉定區促進農業科研成果轉化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未來嘉定區農業農村委還將繼續大力鼓勵和扶持農業科技型企業,同時堅持“人才強農”建設,推動都市現代農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撰稿:黃湘鈺(見習)
攝像:梁爽(通訊員)、黃湘鈺(見習)
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