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西峽:讓菌產業循環起來


    【發布日期】:2006-07-10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提示】:繼續種植資源消耗大的香菇,還是發展生態農業?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源頭的食用菌生產大縣,河南西峽開始了

        繼續種植資源消耗大的香菇,還是發展生態農業?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源頭的食用菌生產大縣,河南西峽開始了艱難的結構調整――    
        讓菌產業循環起來(聚焦現代農業)    
          本報記者 曲昌榮    
        限產――   
      對森林“殺手”說不    
      6月20日中午,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奎文村驕陽似火,道路兩旁、門前屋后,到處可見蓋著黑色遮陽膜的大棚,棚里食用菌料袋排列得整整齊齊。奎文村近70%的村民都種植食用菌。   
      聽說要采訪,大嗓門的村支書龐書玉叫開了陳卷成家的門。見來了這么多人,老陳問:“什么事?”龐書玉故作嚴肅地繃緊臉說:“我來查一下你違反指標計劃沒!”陳卷成嘿嘿一笑:“誰敢超指標,明年就一袋也別想種了!”   
      老龐所說的指標是縣里分配給各村村民種香菇的數量。為限制櫟木的砍伐,西峽縣政府確定了逐年減少種植香菇的計劃:從高峰期的一年5000萬袋,到去年的2000萬袋,到今年的1500萬袋,而到明年將全部取消本地櫟木培植香菇的指標。   
      據了解,西峽縣是全國有名的食用菌種植大縣,占全國食用菌生產總量的19.4%,以香菇為主的食用菌產業對農民人均純收入貢獻達到了43%。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國食用菌協會第四屆大會上,西峽一舉奪得“全國食用菌優秀基地縣”和“全國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縣”兩項殊榮。   
      但香菇產業是資源消耗型產業,原料來自于當地山林里盛產的櫟木,全縣生產香菇所消耗的袋料數量最高達5000萬袋以上,香菇也由此被稱為森林資源的“殺手”。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全縣木材蓄積量下降了200多萬立方米。而西峽地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頭丹江口水庫的上游,植被保護情況直接關系著水源質量的好壞。保護好水源還是要砍櫟木種香菇發財?西峽人必須進行抉擇。   
      “不能為了眼前利益而犧牲大局,西峽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要為南水北調讓路。盡管困難很多,但發展循環農業的決心不能變!”西峽縣委書記楊炳旭向全縣發出了轉產動員令。   
      轉產――   
      生態、增收兩不誤   
      轉產之路曲折而堅定。   
      香菇限產的同時,引導農民轉產白靈菇、雞腿菇等不消耗木材的食用菌產品,去年西峽縣聘請北京、新疆等地業內專家進行科技攻關,突破地域差、溫差、濕差等技術難題,成功引進天山白靈菇種植技術,同時從外地引進杏鮑菇、雞腿菇等近10個草腐菌品種。按照市場要求和節能要求,該縣嚴格執行白靈菇標準化生產,統一原料,統一菌種,統一配方。同時,以保護價同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客商簽訂收購合同,實行訂單銷售。   
      作為村支書,龐書玉曾帶頭種香菇,如今他又一次要領頭了:除了監督別人不能超指標種植外,他家率先放棄指標。   
      “盡管香菇種植減少了,但收入沒減。你看這里山清水秀的,來旅游的人多了,旅游收入也增加了。再加上政府幫我們挑選了這么多的替代品種,相信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奎文村的陳卷成說,去年他的香菇種植指標減少了一半,但價格漲了,再加上白靈菇,去年全家總收入同比增加了5000元。   
      如今以白靈菇為主的草腐菌種植在西峽縣迅速推廣,有關專家估算:白靈菇等草腐菌種植在該縣普及后,按照每年6000萬袋產業規模,今明兩年預計能節約林木7.6萬立方米,由此產生的生態、經濟效益是筆大賬。    
      發展――   
      廢渣廢料循環利用   
      走進奎文村,街上不見柴草,以前街頭路旁隨處可見的廢料袋也都在各自的家中或大棚里碼得整整齊齊。   
      “以前這些廢料袋用一次就被廢棄,還得15元一車雇人往外拉,河岸邊到處可見成堆的廢料袋。現在這些廢料袋可全是寶貝,搶都搶不到。”村民龐書安說,去年家里種了2000袋白靈菇,利用白靈菇的廢料袋他又種了雞腿菇,最后經過處理,這些廢料袋又變成了上等的好肥料。他家里現在裝上了沼氣,這些廢料袋還可以被投放到沼氣池里生產沼氣。   
      如今,循環農業的理念正被西峽農民逐步接受。種過白靈菇的菌渣稍作加工可接著種雞腿菇,袋均節約成本0.25元;種過雞腿菇的菌渣與腐草混合,以幾乎零成本繼續種草菇。   
      丁河鎮食用菌生產辦公室主任王玉平粗略估算一下:花65元的成本可以種100袋白靈菇,效益可達200元左右,菌渣可再種50袋雞腿菇,再增加效益近100元,種過雞腿菇的菌渣又可種10公斤草菇,效益又增40元左右,經過層層發酵的菌渣最后直接還田,作為上好的有機肥料。   
      由于發展香菇替代品種,棉籽殼、花生殼、玉米芯、豆秧……以往這些幾乎廢棄不用的東西,如今在西峽縣卻成了十分搶手的“寶貝”。“草―菌―沼―果”能源生態模式也在西峽快速普及,全縣農村大小沼氣池累計達到12000多個,循環農業在西峽發展得紅紅火火。   
           《人民日報》 ( 2006-07-09 第06版 )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新绛县| 万宁市| 呼图壁县| 宝丰县| 台州市| 齐河县| 高邮市| 乌兰察布市| 南汇区| 西安市| 喜德县| 文化| 黄山市| 宣武区| 友谊县| 罗源县| 梁河县| 嘉峪关市| 许昌市| 广东省| 海伦市| 锡林郭勒盟| 宁乡县| 滕州市| 郓城县| 清丰县| 伊春市| 乌拉特前旗| 长汀县| 青田县| 工布江达县| 乌兰县| 金川县| 江津市| 阳城县| 洞口县| 榆林市| 澄城县| 黑山县|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