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在食用菌產業園區建設的進程中,各地區食用菌基地著力引導菇農向園區化、規模化、專業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不斷提升食用菌產業的集約化生產水平。在生態循環經濟逐漸現出端倪,食用菌產業提檔升級的同時還能起到很好的綠色帶動效應。近年來,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鎮積極探索蘑菇種植廢料的循環利用項目,現全鎮全面推廣應用“蘑菇-蘆筍”循環種植模式,有效實現了蘑菇廢料的資源化利用。
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鎮是蘆筍種植大鎮,蘑菇廢料可作為大棚蘆筍種植的基肥,這種無污染的基肥可大大提升蘆筍的產出量。據相關數據統計,平均40萬平方尺的蘑菇種植基地,每年產出的蘑菇廢料可達1000多噸。據新埭鎮水利農技服務中心副主任盛保龍介紹,“通過蘑菇廢料代替蘆筍有機質后,每畝地的成本從1000元降到200元左右,蘆筍的品質要優于用其他肥料栽培的蘆筍,價格每公斤高出一元左右,這樣算下來,利用蘑菇廢料栽培的蘆筍,每畝要增效1000多元。”
目前,平湖市新埭鎮的蘑菇種植面積約150萬平方尺,每年產出的蘑菇廢料將近5000噸,蘑菇廢料不及時處理將直接導致農業面臨污染,自從推廣“稻—菇—筍”的生態種植模式,有效實現了稻草、蘑菇菌渣等農業廢料的資源最大化利用,這種循環經濟的理念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新埭鎮產出的5000噸蘑菇廢料用于全鎮的2000多畝的蘆筍,大大減輕了蘆筍的種植成本并取得了良好的“綠色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