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綏陽鎮聯興村吊袋木耳示范園區,眼瞅著負責人張曙光這邊手搖著把桿,那邊大棚上覆蓋著的塑料膜便自如地卷起放下,方便快捷讓人眼前一亮。與以往那種多人用力拉、使勁拽相比,這個只要一人就能完成一棟320平方米的大棚塑料膜的卷放,省工、省力、省時,用菌農自己的話說,如今吊袋耳也能住上這自動化的家了!今年,聯興村辟建了總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的木耳示范園區,其中建起了16棟這樣的自動化卷膜大棚,總面積5120平方米,總投資110萬元。目前,菌農正陸續入駐進行吊袋耳生產。
一個產業發展往往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不斷創新,今天東寧縣的吊袋耳能住上這自動化卷膜大棚,這只是向高科技邁出的一小步,目前,東寧縣正在開展集通風、降溫、澆水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全自動控制系統試驗,屆時,東寧縣黑木耳產業將以高科技面貌迎來發展的第二個春天。
一個產業發展往往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不斷創新,今天東寧縣的吊袋耳能住上這自動化卷膜大棚,這只是向高科技邁出的一小步,目前,東寧縣正在開展集通風、降溫、澆水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全自動控制系統試驗,屆時,東寧縣黑木耳產業將以高科技面貌迎來發展的第二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