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古田縣提出了要致力于建設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中國食用菌之都”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古田縣縣長章瑞進提出,古田縣將立足區位與特色產業優勢,致力打造科技項目成果轉化平臺,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全面推進“中國食用菌之都”建設。
章瑞進介紹說,打造科技項目成果轉化平臺,實現項目成果對接是主線,企業是技術需求的主體,注重對接、注重效果是關鍵。因此,古田縣十分重視項目成果對接和企業技術需求征集工作,充分調動企業需求和“我要對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參“6?18”求解技術難題的機遇意識、自主創新意識和借勢登高意識。縣直有關部門把項目成果對接作為日常性工作,積極為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科技項目成果對接牽線搭橋??h發展計劃局會同經貿、農辦、科技等有關部門深入企業調研,指導企業切實做好項目成果對接和技術需求的征集工作,引導企業登陸“6?18”專網,了解高校、科研機構的最新項目成果信息并開展對接活動。政府部門及企業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組織小分隊與有關高校和科研院所進行面對面溝通,主動開展上門推介對接。與此同時,古田縣還圍繞主導產業和資源優勢,在選擇對接項目上,注重以食用菌、林竹、馬蹄筍、水蜜桃等優勢特色農產品的保鮮技術應用、精深加工產品開發,以及制藥產業鏈延伸項目為重點,成功對接了銀耳多糖提取及系列產品開發,食用菌清真食品,果醋、功能紅開發技術,竹地板超強膠合技術,馬蹄筍、水蜜桃保鮮加工技術應用等一批有市場競爭力、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項目。
章瑞進指出,古田縣是中國食用菌之鄉,又是閩東的農業大縣,農林資源十分豐富,古田縣的項目成果對接轉化應當突出這一重點開展工作,要通過建立縣校科技合作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縣校各自的優勢和特色,推動產學研和農科教結合。今年5月,古田縣赴福建農林大學開展企業技術需求對接洽談活動,共對接簽約合同項目5個,協議意向項目9個。古田縣政府還與福建農林大學簽訂了科技合作共建協議,建立了縣校長期科技合作共建的機制。一是發揮福建農林大學的人才和科技優勢,向古田縣有關單位、企業,有償提供實用技術和科技新成果,聯合開發新產品、新技術,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二是雙方聯合申報、爭取國家部委和省級的農林科技項目,優先組織省“6?18”科技項目成果和企業技術需求對接,及時溝通科技項目新成果和企業技術需求的有關信息,優惠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三是福建農林大學為古田縣培訓農林水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和鄉鎮干部;古田縣為福建農林大學提供學生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和新成果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并為科研人員到古田開展研發和科技服務提供方便,實現互利雙贏。四是以點帶面,推動全面合作。每年重點抓好1個重點合作共建基地、1-2個合作開發項目、實施2-3個面上合作項目,不斷推動雙方科技合作共建向更高層次發展。這一機制的建立,為我縣充分利用“6?18”平臺,推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加快中國食用菌之都建設注入了強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