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駐唐山記者 趙錫臣 劉東董瑛):昔日讓人頭疼又難以處理的小麥秸稈,今年麥收之后,在遵化市將進入菇農的大棚,成為雙孢菇的培育原料,而菇農生產的雙孢菇又將以訂單的方式銷售到長城科貿有限公司。在遵化市堡子店鎮西新店子村大片已經收割完畢的麥田里,散落的麥秸桿經過秸稈打包機作業之后,很快變成了一塊塊30斤重的標準長方體,被運送到長城科貿有限公司的雙孢菇養殖基地,成為雙孢菇種植農戶的免費原料。
遵化市堡子店鎮副鎮長李德軍向記者介紹:這就是麥花秸,在這它就變成了雙孢菇的培養料,今年我們全鎮一萬多畝的小麥準備全部統一的打包,進行儲藏;同時,在長城科貿雙孢菇示范基地的基礎上,我們全鎮今年計劃再發展不小于300平米的大棚100個,讓秸稈變廢為寶。小麥秸稈通過集中清理,不但讓菇農獲得了食用菌生產的原料,同時也為農民種田提供了方便。
遵化市堡子店鎮西新店子村崔秀玲說:“要是那什么的話就那么煉(燒),有時還燒著人家莊稼,還挺不合適,那什么的話還得自己找車,有的還沒車,所以說為這個我都追半天了,弄這個就挺好,還愛不著別人。”
河北省級龍頭企業-長城科貿公司雙孢菇加工的良好生產和銷售勢頭,而生產雙孢菇所用的原料麥秸桿又是農民的廢棄物,麥收前面對這一實際,地處遵化小麥主產區的堡子店鎮便投資50萬元,購置了三臺小麥秸稈回收機械,并與長城科貿有限公司達成協議:長城科貿有限公司負責對農戶廢棄在麥田里的小麥秸稈進行清理、儲運;鎮里聘請上海的食用菌專家為農戶培訓雙孢菇培育技術;長城科貿為農戶發放原料,以“農戶+基地+訂單”的方式,讓龍頭企業帶領周圍的農戶致富。
遵化市堡子店鎮鎮長劉滿祥給記者介紹了這種做法的四點好處他說:“一方面考慮是解決多年來解決不了的焚燒秸稈難題,從根本上根除焚燒秸稈污染環境問題;二一方面考慮服務為民,為農民耕種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三是為了變廢為寶,為我們的雙孢菇生產提供好的原料;四是為我們建設新農村,為我們農村的凈化提供了一個可靠的保障。”
據了解:目前堡子店鎮的小麥收割已接近半數,全部收獲完畢之后,周圍鄉鎮農民廢棄的麥秸桿,也將變成長城科貿公司向農民發放的雙孢菇生產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