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在福建省農業廳下發的《2014年設施農業大棚補貼項目申報指南》中,食用菌溫控菇棚被列入設施農業大棚補貼范圍之內。食用菌種植大戶,凡是符合省定建設標準,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以上至新建相對連片100畝以上均可以申報。此項目建設時間為2013年至2014年6月30日,重點培育、優先扶持一批新建且當年補貼資金300萬元以上的經營主體,促進農民增收。
能夠使政府投入如此大的款項,溫控設施菇棚一定有其獨到之處。
據了解,溫控設施菇棚解決了食用菌生長受外部溫度季節的影響,可以延長生產季節,甚至實現全年生產。它不僅解決了傳統食用菌房存在的問題,為現代農業設施里的循環經濟也節省了不少成本。“生產的原料有棉籽殼、麩皮、甘蔗渣、碳酸鈣等,這些原料用過之后加點禽畜糞便再發酵,可以拿到自己的蔬菜基地作為有機蔬菜的無土栽培種植基質,種完蔬菜后,這些基質又可以賣給養雞場作為有機肥配料。”泉州永春縣石鼓鎮的高偉民說,食用菌周年化生產的原料可以循環利用,節省了不少成本。“盡管投入成本很高,但因設施使用周期更長,從長遠來看生產成本總體是下降的。”他說,另一方面,周年化生產通過溫濕度控制,營造小環境氣候,可延長生產季節,告別了傳統草棚依賴氣候一年一季的種植模式,產量自然更高了。
溫控設施菇棚的出現,使食用菌生長過程中溫度的變化已不再是問題,一年四季用恒溫來“喂養”他們,吃得飽,穿的暖,還不斷奶,產量自然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