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江西視窗4月20日訊:昔日廢棄的菇筒,如今卻暢銷黎川縣市場。今年該縣生產食用菌1.5億筒,這些廢棄菇筒可為全縣菇農帶來1500多萬元收益。
為了讓廢棄菇筒也能產生經濟效益,近兩年來,該縣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食用菌研究的民營研究所,并研究出菇筒再灌水技術,只要往廢棄的菇筒里再灌水,還能生產3至4次鮮菇。不僅如此,對那些經過再灌水技術處理后也長不出菇的菇筒,菇農也不像過去那樣拋棄掉,而是把它們當作烘菇燃料。過去,生產1萬筒菇,烘菇需花費木材費用400多元,使用廢棄的菇筒后,不僅節約了木材資源,保護了生態環境,而且大大節約了開支。此外,廢棄菇筒經過技術加工后,又是果樹栽培的最好肥料,既使燃燒后的灰燼也是上好的有機肥。尤其令菇農驚喜的是,菇筒的塑料“外套”也成了“香餑餑”,有專門的人上門回收,每個廢棄菇筒的塑料“外套”可賣3分錢,整個廢棄菇筒每個能賣到0.1元。
來源:《江西日報》 文/吳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