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菌菇的培養基讓農、林、牧廢棄物、生產下腳料皆再次利用,近日,龍巖新羅區采用豬糞發酵作為培養基試驗在福建首次取得了成功。
豬糞“長”蘑菇,而且全然沒有臭味,新羅區農業局表示在當地養豬業是重點產業,所以大量的豬糞也成為污染治理的其中一項,雙孢蘑菇的培養基主要是以麥稈、稻并配置一定的牛糞,福建省的蘑菇主要產區一般是從北方購進牛糞,每噸價格約1000元,如果菌菇培養基主要由當地的豬糞提供氮源,那將又是一項變廢為寶的大舉措。新羅區農業局食用菌站自主研發了腔式負壓發酵和預發酵兩項技術,完全消除豬糞的異味;豬糞和稻草1∶1配比,成為優秀的培養基。經檢測,產出的蘑菇重金屬含量均符合食用衛生標準。據試驗統計,蘑菇產量預計每平方米15-18公斤,產值保守估計每平方米150元,因為豬糞不用花錢,經濟效益比較可觀。而且這項新工藝成熟也帶來了當地的生態效益,每平方米大約消耗干豬糞7.5公斤,豬糞完全降解用于蘑菇種植,種完蘑菇后又可成為種葡萄的優質有機肥,實現了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