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正是香菇上市的黃金季節。漢源鎮滴水鋪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會長舒開紅提著竹筐一邊采摘鮮菇,一邊笑著說:“今年香菇價格好,我種了2.8萬袋已賣了10萬元,還有4.2萬袋其它品種的香菇也將大量上市。”
寧強是一個山區農業縣,櫟類植物較多,發展食用菌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食用菌優勢產業,切實讓貧困農民增收致富,該縣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基地為載體,以農戶為核心,以市場為紐帶”的發展思路,把食用菌產業作為全縣五大主導產業之一,制定出臺扶持辦法和優惠政策,每年落實100萬元資金用于扶持大棚基地、深加工企業、專業協會及農民合作組織發展,引進了免割袋保水膜、反季節地栽等新技術。積極推廣了一系列優質香菇新品種,開展技術培訓40余期,發送技術資料5300余份,培訓種植農戶5000余人,使新技術普及率在84%以上,菌袋成品率上升到92%以上。縣食用菌中心在漢源、廣坪、安樂河、蒼社16個食用菌適生鎮科學布局,推行標準化生產,形成了發展袋料香菇干品銷售為主的產業帶。同時,還吸收了一大批科技帶頭人和貧困農戶參與食用菌產業開發,促進了全縣食用菌產業發展進程,形成了新的優勢產業鏈。寧強縣21個鎮發展袋料食用菌3004.4萬袋,是2010年的2倍,袋均產值由2010年的4.5元提高到7元,增長55.6%;產業覆蓋面由2010年的11個鎮擴大到18個鎮,覆蓋率達85.7%。目前,全縣年產鮮香菇3萬噸,平菇、金針菇等其它鮮品菇類2500噸,椴木黑木耳、椴木香菇480噸,年產值達2.3億元以上,農民人均增收780元。
廣坪鎮是全省的食用菌發展基地,今年有1182戶菇農發展袋料香菇574.02萬袋,可實現總產值4000余萬元。大安鎮龍泉村菇農殷剛今年投入3.8萬元生產袋料香菇1.8萬袋,目前已收入3萬余元,采收結束可收入8.5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