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松陽縣農業局農藝師程長標來到玉巖鎮烏巖村葉飛的菇棚,察看黑木耳生長情況。這個菇棚的黑木耳是利用爛掉的花菇菌棒“變廢為寶”翻工生產的,目前,黑木耳整體上發(養)菌情況良好,到月底時大部分黑木耳菌棒基本就可以刺孔排場了。
今年受高溫干旱天氣的影響,我縣玉巖、楓坪、大東壩等地的花菇菌棒損失嚴重,受損菌棒在180萬棒左右,直接經濟損失400余萬元。
針對這一情況,縣食用菌辦公室技術人員提出了利用爛菌棒翻工生產代料黑木耳的建議。這一方案具體有操作簡單、生產成本低的特點,目前,我縣已有50多萬爛菌棒翻工生產黑木耳。據介紹,翻工生產黑木耳與種植菌菇的收入相差不了多少,且節約了生產成本,因為一袋黑木耳的生產成本是1.7元,而利用爛菌棒代料,一袋能節約0.7元左右,這就把菇農的損失降到了最小,而如果返工再生產花菇的話,則會影響菌菇的質量和產量。據了解,由于季節問題,代料黑木耳的制棒現在已不能再生產,而那些爛掉的菌棒,明年仍可用來翻工生產黑木耳。(原標題:花菇爛菌棒“變廢為寶”生產黑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