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產業化的大面積推廣,讓方山縣農戶嘗到了種植經濟作物的甜頭。
今年以來,該縣把食用菌產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產業。他們的目標是力爭發展食用菌600孔窯洞(18000平方米、菌棒60萬包)。目前,全縣食用菌產業已初具規模,20萬包菌棒全部進入窯洞,其中73000包菌棒正常產菇,25000包菌棒出菇時間已達半月,累計銷售鮮菇9000公斤。縣財政專門拿出了260余萬元,幫助農民購買食用菌冷運車3輛、修建食用菌冷藏庫兩處、購置食用菌儲運框2000個、噴霧機70臺,并邀請了專家、農技人員培訓21次,受訓農民達800余人次,發放培訓手冊130余冊。
在發展中,該縣將發展食用菌產業與設施蔬菜、移民并村、產業開發扶貧緊密有效結合,改造了部分安全性較好的閑置土窯洞、扶貧移民后農民閑置的磚混結構房、2011年修建的陰陽大棚中的陰棚三類設施進行食用菌培育,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即村委組織農戶改造窯洞;合作社負責菌包調運、生產技術指導、產品外運銷售;政府提供資金保障;汾陽山寶食用菌公司負責回收產品”的一條龍”服務,重點發展了峪口鎮興隆灣村、積翠鄉方山村、積翠村三個村。目前,積翠鄉全鄉100孔窯洞全部進入出菇期后,預計年可產鮮菇50萬公斤,總產值約300余萬元,純收入150余萬元,參與種植農戶每戶至少可增收9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