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2時,正是最熱的時候,我們來到江山市峽口鎮同橋村浙江麗藍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走進6℃的出菇庫,如同從夏天鉆進冬天,頓感清涼暢爽。
烈日高溫下,農業勞動給人的印象,是一幅“汗滴禾下土”的圖景。為人所不知的是,金針菇對生長溫度有要求,其采摘和包裝常年在冷庫內完成,包裝工即使在夏天也是一身棉衣厚褲冬襪。
“夏天不用流什么汗,水也不用怎么喝。”周榮花已經在這里上班3年,她和另3名包裝工負責18個出菇庫的采摘,每到夏季就被其他村民羨慕,“真是舒服”。
周榮花帶記者進到黑暗的出菇庫,打亮燈管,一層一層地掃視木架上的金針菇。發現有可以采摘的,抽出菌袋,左手拿住底部,右手輕輕一折,成把的金針菇就脫離了培養料。
進到出菇庫前,記者一身汗沒有擦干,在里面待了幾分鐘,全身有針刺的感覺,凍得有些受不住。周榮花趕緊帶記者到包裝間,這里的溫度在15℃左右,相對更舒適,但彌漫著一股特別的菌菇味。
摘下來的金針菇,首先要切根,然后5斤一袋進行包裝。周榮花利索地將一個塑料袋撐開,放在抽屜型的專用包菇板上,一把把塞進金針菇,憑經驗,大概七八把裝一袋正好,最后過秤,增減數量。
裝好袋的金針菇,再放置到包菇板上,蓋上壓菇板,腳踩壓菇板擠出空氣,然后結繩扎袋,好似經過了真空包裝。還有最后兩道工序,是纏上印有合作社名稱的綠色膠帶,貼上商標。纏好膠帶,周榮花麻利地低頭用嘴一扯,咬斷了膠帶。
記者問,在冷庫里進進出出,冰火兩重天,身體是否會有不適?“習慣了!早晚上下班,路上騎車我就穿著這厚衣服,也不覺得熱,在這里上班,就當天天打空調了。”周榮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