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4日,國家人社部萬名專家服務基層活動——秦巴山區食用菌產業服務行動在陜西省順利開展,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部全國食用菌區域試驗負責人、農業部國際農業先進技術引進項目首席專家張金霞研究員、黃晨陽博士、張瑞穎博士一行在陜西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長沈衛榮研究員、李峻志副研究員、陜西省人社廳專技處副處長張有乾等人的陪同下,赴寧陜、漢陰等地的食用菌龍頭企業,以解決陜南秦巴山區食用菌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為主旨,開展了為期4天的實地調研和科技服務活動。
7月2日,張金霞一行首先來到省微生物所參與共建的省科學院經濟真菌試驗示范基地所在地的寧陜縣秦南菌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科技服務。專家組先后考察了公司總部的大型冷庫、空氣凈化車間、接種室、香菇生產大棚、草腐菌生產大棚、菌種研發中心等設施設備。隨后專家組一行又趕赴秦南食用菌省級現代農業園區進行了實地調研工作,張金霞等專家組成員詳細詢問了企業技術負責人香菇生產中的技術問題,并針對考察過程中發現和技術人員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考察過程中,就秦巴山區食用菌標準化建設、工廠化、有機食用菌產業發展思路以及珍稀食用菌人工促繁和種源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張金霞與沈衛榮、李峻志以及陳世明董事長等人進行交流,并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7月3日,專家組一行趕赴漢陰縣考察了漢陰秦園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和漢陰縣民康農林科技公司食用菌的發展狀況。在考察秦園公司工廠化杏鮑菇生產車間時,專家組深入僅有16℃左右的杏鮑菇生產冷棚中,仔細查看了杏鮑菇生長情況,并現場解決了其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在民康公司地栽香菇大棚中,專家組也都冒著40℃左右的高溫深入香菇大棚中考察并現場解答了地栽香菇的技術問題。在聽取了市、縣主管領導和企業負責人關于主導食用菌產品生產狀況、標準化進程和安康特色富硒食用菌品牌發展規劃后,專家組首先對當地食用菌發展現狀和模式給以了充分的肯定,并就秦巴山區食用菌產業的未來發展及富硒產品研發提出了戰略性建議。
此次專家組服務基層活動作為2013年國家人社部在陜西省布設的兩項重點項目之一,不僅了解了陜西省秦巴山區食用菌產業發展現狀以及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而且通過科技服務解決了陜南秦巴山區食用菌產業的技術問題并引導和促進了其產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