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首席專家劉斌教授進行夏香菇技術培訓
為調查了解柳州市融水縣高寒山區食用菌生產情況,柳州綜合試驗站邀請區團隊專家參與此項工作。6月20-22日,由融水縣農業局梁祖副局長和經作站韋淑華站長、周佑平副站長帶隊,廣西食用菌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劉斌教授、功能專家韋仕巖高工、何達崇副研究員及北海綜合試驗站站長陳家翔高級農藝師一行先后到融水縣有關鄉鎮縣生產基地調研、技術培訓并進行生產指導。
21日上午在香粉鄉舉辦山區夏香菇栽培技術培訓,區團隊專家親自授課,為使山區群眾聽懂,使用桂柳話講課,結合文字圖片和視頻,通俗易懂,群眾很容易理解,課堂氣氛很活躍,加上附近有夏香菇生產現場,許多農民已有很好感受;午后沒有休整驅車趕到懷寶鎮檢查杉樹林下栽培已進入收獲季節靈芝,了解到目前鮮靈芝收購90元/斤,價位很好;22日在桿洞鄉莫明生鄉長等領導的帶領下到山上苗寨參觀了解利用砍伐后遺留松樹蔸栽培茯苓、竹木棚下栽培竹蓀、毛竹林下栽培靈芝等藥用食用的基地調研和技術傳授,和當地鄉、村領導一起就如何加快當地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思路和模式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廣西食用菌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劉斌(右)與融水縣桿洞鄉莫明生鄉長抬起40多公斤茯苓
融水縣氣候條件獨特,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可引進科技開發本地豐富竹木、農作物秸稈及其廢棄物資源,找好合適的食用菌生產方式,充分發揮本土人才作用,助推當地經濟發展,提高山區農民收入。桿洞鄉本土人才王貴田,多年前到廣西大學得到劉斌教授指點,通過不斷摸索,掌握了利用遺留在山地的松樹蔸栽培茯苓獲得成功,把本地農民帶動起來,組成專業合作社,通過賒銷菌種,茯苓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還擴展輻射到附近鄉鎮。有一農戶通過他的技術指導栽培了400松樹蔸,今年收獲14500公斤茯苓,產值69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