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長裙竹蓀
日前,中國長裙竹蓀之鄉四川省長寧縣開佛鄉龍門標準化菌種場全面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這是繼該縣古河鎮松平菌業后又一家規范標準化菌種場。
長裙竹蓀作為長寧縣優勢特色經濟作物,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認證,是省市“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強縣”和“‘千斤糧萬元錢’糧經復合型農業產業基地”建設重點發展產業。良種是長裙竹蓀高產量和高質量的保證,是推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而建設標準化菌種場,提高菌種生產的物質裝備水平,又是優良菌種生產的前提條件。該縣2013年先改擴建3家,目前已有兩家竣工投產。
基地負責人鄭自強告訴記者,基地是《產城村一體、工農旅互動發展戰略北部示范區》和《“10+3”萬畝特色農業觀光體驗區》建設項目,總投資180余萬元,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年竹蓀菌種生產能力100萬袋以上。
據悉,今年長寧縣按照“萬頃竹林竹海、萬畝生態竹蓀”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竹蓀產業,現全縣種植竹海長裙竹蓀1.8萬畝,產量約900噸,產值約2.5億元,促進了農民增收。為繼續規范長裙竹蓀菌種生產和銷售市場、提高菌種生產的物質裝備水平、完善竹蓀良種繁育體系、全面推進全縣長裙竹蓀種植良種化,該縣擬從2013年至2015年共計改擴建10家標準化菌種場,達到全縣2萬畝竹蓀種植面積。同時,該縣將以標準化菌種場引導全縣菌種生產經營市場走向規范化,推動長寧長裙竹蓀良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