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yè)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tài) » 產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古田銀耳盛開著財富與希望


    【發(fā)布日期】:2013-06-21  【來源】:閩東日報  【作者】:鄭成輝
    【核心提示】:2001年7月21日,“古田銀耳”獲國家工商總局認證,成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從此,古田銀耳走出了“有品名無品牌”的時代,逐漸形成專業(yè)化、基地化、周年化的生產格局,成為當?shù)剞r村的主導產業(yè)和當?shù)剞r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來源。
     
    古田銀耳規(guī)范化、集約化生產。   李鴻馳攝

      在古田這座芬芳絢麗的食用菌王國里,古田銀耳是“中國食用菌之都”獨樹一幟的產品。猶如一朵盛開不敗的美麗銀花,為古田人民帶來財富與希望。
      2001年7月21日,“古田銀耳”獲國家工商總局認證,成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從此,古田銀耳走出了“有品名無品牌”的時代,逐漸形成專業(yè)化、基地化、周年化的生產格局,成為當?shù)剞r村的主導產業(yè)和當?shù)剞r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來源。
     
      歷史悠久 聲名遠揚
      古田食用菌生產歷史悠久。據(jù)《古田縣志》記載,早在隋朝大業(yè)年間(公元609年),古田境內就有人從事香菇生產。上世紀70年代以來,43萬古田人民以其勤勞的雙手,使食用菌產業(yè)發(fā)展突飛猛進,得到了“中國食用菌之都”、“銀耳之鄉(xiāng)”的美名。
      銀耳俗名白木耳,是我國民間久負盛名的滋補品。唐朝以來,銀耳一直是歷代皇家貢品。為降低銀耳高貴的身價,古田人從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就開始探尋銀耳的人工椴木栽培技術,二十世紀60年代末取得成功;1978年,該縣菌農戴維浩首創(chuàng)了銀耳袋栽技術;1983年,菌農陳華貴等利用棉籽殼試種銀耳成功,不僅節(jié)約了大量木材,而且單位產量提高30%。二十世紀80年代中后期,全國各地仿效古田大種銀耳,使“古田銀耳”風靡全國。
      經過40多年的研究和發(fā)展,伴隨著銀耳生產技術的不斷普及創(chuàng)新,以及配套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銀耳生產在古田迅猛發(fā)展,成為生產規(guī)模最大、產量最高、生態(tài)效益最佳、發(fā)展前景最好的品種之一。
     

    工作人員在檢測銀耳是否符合標準。
     
      品牌樹立 產業(yè)復興
      品牌是金,質量為王。為更好地樹立“古田銀耳”這一品牌,古田縣委、縣政府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質量監(jiān)管,完善標準的制訂工作,規(guī)范品牌使用,逐漸加強培育古田銀耳產業(yè)。
      “過去,農民種植銀耳,管理非常粗放,銀耳產量低,質量參差不齊,大多沒有進行加工包裝,缺少附加值,效益不高。”古田縣食用菌產業(yè)管理局副局長謝德松告訴記者。近年來,為保障古田銀耳產品質量,古田縣在菌種質量方面進行持證上崗制度,改善銀耳品種結構,提高產品優(yōu)質率;在生產環(huán)節(jié)上推廣新技術,根據(jù)銀耳生物學特性和市場對品質的要求,推廣銀耳栽培標準配方,建設新式銀耳規(guī)范化生產出菇房,鼓勵企業(yè)建立備案基地和自建基地,按標準化要求生產綠色無公害銀耳;同時根據(jù)國內外市場需求,大力推廣朵型圓整、色白、產量高的銀耳新品種;加大對古田銀耳安全生產技術宣傳、指導,以服務代監(jiān)管,以服務促質量,保證古田銀耳質量,保護品牌聲譽。
      在發(fā)展模式上,鼓勵發(fā)展“公司+基地+農戶”和“大戶經營”的模式,培育龍頭企業(yè),通過生產、收購、加工、銷售及科研諸多環(huán)節(jié)有機聯(lián)結,逐步形成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生產經營格局,鼓勵、支持有條件的著名商標企業(yè)積極開展古田銀耳深加工產品研究開發(fā)。出臺扶持政策,設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把分散式的種植戶聯(lián)合起來,形成基地化、企業(yè)化、標準化模式生產。在提高產量的同時,充分發(fā)揮著名、知名商標在產業(yè)鏈中的引領作用,使產業(yè)發(fā)展道路越走越堅實。
      2001年,古田銀耳獲準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04年,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2008年,古田銀耳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8年,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成立了“全國銀耳標準化工作組”,負責銀耳領域相關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2012年,古田縣政府正式印發(fā)《古田銀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2013年5月20日,《食用菌栽培原料用棉籽殼》省地方標準獲批正式開始實施。2013年7月1日,《銀耳菌種生產技術規(guī)范》和《銀耳生產技術規(guī)范》兩項國家標準即將實施。
     

    工作人員在分裝銀耳。 

      富農興企 互利共贏
      “以前銀耳價格不高,生產、加工、銷售都要靠自己,銀耳種植的量不大?,F(xiàn)在不同了,我自己就擁有十幾間菇房,年收入二十多萬元。”從事銀耳種植30余年的古田縣極樂村村民林昌文說。
      據(jù)了解,該村目前有100多戶人家從事銀耳種植,菇房1000多間,其中標準菇房500多間。像林昌文這樣的古田人比比皆是??恐y耳,古田人的生活越過越滋潤。
      銀耳富民,產業(yè)興企。銀耳種植還壯大了一批涉及銀耳種植、加工、銷售企業(yè)。古田縣吉發(fā)食用菌有限公司是該縣食用菌產業(yè)的龍頭企業(yè),該公司董事長林春菊告訴記者,自2010年公司獲得“古田銀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授權以來,公司銷售的銀耳通過加工包裝進入了藥品超市,產品單價平均增長了3至4元。由于產業(yè)鏈延伸、產業(yè)壯大,近年來古田銀耳干品的收購價格也逐漸從13至14元漲到17至18元,銀耳產業(yè)已逐漸形成了一條堅固穩(wěn)定的產業(yè)鏈。
      據(jù)了解,目前該縣已建立100多個銀耳栽培專業(yè)村、1家食用菌研發(fā)中心、27家食用菌民營科研院所與97家菌種場等技術研發(fā)力量。全縣從事銀耳加工、銷售的省級、市級龍頭企業(yè)16家,地標許可使用企業(yè)已達到11家,獲得QS認證的食用菌加工企業(yè)45家,食用菌經銷企業(yè)500家,還有多家出口企業(yè),并在全國各大城市、大商場形成相對固定的銷售網點和渠道。
      2012年,古田銀耳鮮品產量達28.04萬噸,占全國銀耳總產量的95%,占世界銀耳產量的90%。
     
     
    [ 動態(tài)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tài)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fā)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lián)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xié)議  |  信息規(guī)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河北省| 葵青区| 驻马店市| 曲麻莱县| 元江| 静宁县| 道孚县| 石城县| 长泰县| 青龙| 珲春市| 鹿邑县| 河北区| 沾化县| 蓬溪县| 安图县| 罗江县| 莫力| 山阴县| 临海市| 玉山县| 玉林市| 富蕴县| 兴海县| 滦平县| 满洲里市| 孙吴县| 桐庐县| 内黄县| 含山县| 西城区| 和顺县| 澄江县| 华蓥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定南县| 称多县| 安远县| 望谟县|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