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橋現代農業示范園初具規模,黑木耳長勢喜人。沈若飛 攝
青川是全國生態示范縣,境內山巒重疊,白龍江等多條河流穿境而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春遲、夏短、秋涼、冬長,山珍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食用菌產業提供了穩定而廣闊的空間。特別是黑木耳更加享有盛譽,素有“黑牡丹”之稱,“青川木耳香天下”也就成為人們爭相傳頌的佳話。
青川生產黑木耳歷史悠久,根據地方志記載有史可查的至少可以追溯到唐朝,迄今已有上千年。先輩們早年用馬幫、人力將木耳運到成都、江油、西安等地銷售,在原中壩場(今江油市)就設有青川黑木耳專銷店。
在該縣柏楊村的一個農家小院里,看著朵朵黑木耳長勢喜人,村民趙桂蘭喜上眉梢:“我家種了六七畝地的木耳,去年賣了4萬多元,今年將比去年增收一倍還多……”在青川縣,像趙桂蘭這樣的木耳大戶還有很多。在他們眼里,木耳基地到處流金淌銀,黑木耳開啟了當地農民的“夢之門”,千年“耳海”成為聚寶盆。柏楊村村主任趙加貴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目前,全村13個社,167戶人家,有80多戶在種黑木耳,種植面積達數百畝,僅木耳一項,人均比震前增收2000多元,村民在追夢的道路上勁頭十足。”
市委常委、青川縣委書記向此德介紹,青川按照“統籌規劃、政府引導、農民參與、市場運作”的模式,相繼在板橋鄉、三鍋鄉、騎馬鄉等9個鄉(鎮)建立起了食用菌產業化生產基地,使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近年來,青川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產業發展,通過積極的政策扶持和引導,大力發展食用菌生產。該縣對所有木耳等食用菌種植集中區通過外引內聯的方式助農增收。即:對內,干部隊伍帶頭種植天然食用菌,帶動村民生產積極性;對外,積極招商引資,引進龍頭企業,對村民進行栽培技術服務與指導,產品回收與加工等,實行產、加、銷一條龍服務,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進行規?;?、標準化栽培,提高食用菌生產的產業化、規?;剑七M食用菌產業發展,并逐步實現基地化,有效引領了林業產業由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的轉變。食用菌種植也由過去的“星星點燈”變成了“金光萬丈”,當地農民的口袋也漸漸鼓了起來。
青川縣相關負責人稱,木耳等食用菌產業已經很有名氣了,下一步政府將會進一步研究其營養價值,全力打造成純綠色純生態的食用菌類保健產品,對人員的培訓也會加強,提高農民的種植技術水平。青川縣政府已會同川大科研人員共同來研制新的食用菌培養技術,并在種植資金上給予一定程度上的補貼。據了解,目前,青川縣僅木耳一項就有3400多畝的生產基地,年產1700噸,銷售額達1.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