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來,三大農業主導產業在房山區不斷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實現多元化發展。在穩定平原食用菌發展基礎上,大力開發山區食用菌建設。以大安山為主的山區鄉鎮利用煤窯廢坑道、生態林和經濟林地發展食用菌、野山菌、霸王菜等產業,種植食用菌10萬棒;在坨里、燕山、周口店利用人防工事這種天然工廠的形式種植食用菌面積6萬平方米;在史家營、蒲洼、霞云嶺、河北等山區鄉鎮進行野生食用菌的規模保護開發,建立示范區6.5萬畝;充分利用閑置的廠礦資源,進行食用菌種植開發,如在石樓利用廢棄豬廠建食用菌加工廠。使全區食用菌這個主導產業在我區得到了多元化發展。
設施蔬菜向規模化邁進。根據北京市蔬菜發展形勢,結合房山實際情況,按照“三千工程”(建設一千棟溫室,帶動一千戶,增收千萬元的,在全區新建規模在150棟溫室以上的設施蔬菜小區6個)建設計劃。2005年上半年,區種植中心在合理規劃、棚室結構的適用性;品種定位合理布局;對新建的生產、加工企業的前期規劃和論證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服務。目前,6個小區的土建工程已經全部啟動。
豆類產業向縱深發展。今年我們繼續以龍頭企業帶動,發展訂單農業的方式推廣豆類種植面積,做到技術培訓、崗位責任、技術指導、激勵機制、配套措施到位。技術服務上做到統一播種、統一使用有機肥、統一使用廣譜高效生物農藥,統一提供播種機械、統一技術規程、統一收購檢測。為了進一步提高豆類作物的產量,大力抓好優良品種的種植面積,春播豆類面積2.3萬畝,夏播正在進行。還建成一個百畝豆類品種展示基地,種植了5大系列20多個豆類品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展示作用。引進豆類食品加工生產線,加工豆類速容保健食品、休閑食品、飲料3大系列20個品種項目均已通過專家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