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解決就業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根本,也是策勒縣重點民生工程。
在廣袤的戈壁灘上,500多棟食用菌種植大棚蔚為壯觀。這里是天津—策勒食用菌科技示范園,800多名農民通過接受技術培訓,已經成為這里的產業工人。董事長孫少起告訴記者:“我們通過系統培訓,農民們已經學會了在戈壁上種植靈芝、茶樹菇、香菇、平菇、秀珍菇五種食用菌。下一步,我們還要增加3000多名工人,通過培訓,種植更多高檔菇,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
記者了解到,這是一座集生產、加工、冷藏保鮮為一體的食用菌生產加工基地,投資1.76億元,在解決當地農民就業的同時,園區從技術支撐、提供生產資料等方面為農牧民提供了保障,廣大農民自發種植蘑菇的積極性非常高。
正在干活兒的36歲的阿布都熱依木·買吐努爾,來自策勒鎮雅布依村,家里有五畝地,一年的收入也就七八千元。現在通過種蘑菇,他每月收入3500元到4000元。一年下來比種地要多增收2萬元。他高興地對記者說:“我還要繼續學,多掙錢,我老婆也來了,我還把我們村的7個老鄉也帶來學技術,一起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