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伊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愛文在結束對湯旺河區的調研后,又深入到嘉蔭縣對農民合作經濟、抗澇備耕和民生工作進行調研。
在青山鄉建華村,王愛文的車剛剛停下,村委會主任楊玉玲就一路小跑地趕了過來,“王書記,可把您盼來了。”王愛文親切地握著楊玉玲的手說:“玉玲同志,這兩年發展的怎么樣?”“王書記,兩年前您來我們建華村,對我們發展食用菌產業進行了指導,讓我們轉變了發展觀念,這兩年可是不得了,快,咱們去廠子里看看。今天中午,您說啥都得在我們村吃一頓農家飯,鄉親們都惦記著要感謝您呢。”楊玉玲激動萬分。走進青山鄉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只聽一棟棟現代化的生產廠房傳出陣陣的轟鳴聲,這里的食用菌栽培用上了機械化。幾個工人圍坐在機器旁,嫻熟地進行著操作,鋸末裝袋、指翻如飛,不一會,24個菌袋就填裝完畢,通過傳輸帶運送到裝菌車間。楊玉玲說:“我們現在采用機械化制菌,每天能生產2萬袋,效率提高了2倍多,每袋節省成本0.26元,今年全鄉生產2000萬袋食用菌,一下子就能節省520萬元,村民們那個樂呀,就別提了。”王愛文一邊聽,一邊微笑示意她繼續說下去,和藹可親的態度讓楊玉玲拉開了話匣子,將她們近年來發展的項目都進行了介紹。楊玉玲說,在全村發展食用菌的基礎上,去年我又帶頭搞起了冷水魚養殖,老爺們兒做食用菌,我們婦女也不能閑著,我把大伙集中起來,以入股的方式搞養魚,蓋農家館,夏天接待游客,冬天房子養菌,不浪費,掙錢多。王愛文笑著說:“食用菌做大了,就想起了轉型,你們的思想很超前啊!對,就要這么干,這才是發展之路,不能只停留在一個產業上繞彎彎,現在實行工廠化生產,比過去省時省力,那么就要在其它的領域進行探索和嘗試,瞄準了就要干,咱們農民還怕掙錢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