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春天,對于農民朋友來說,是寄托了一年的希望。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什么樣的種植效益好,土地利用率高,是我們不少農民朋友犯愁的事。4月8日,記者在平橋鎮塘下謝村邊的田頭上看到,天臺旺農
余群英在參加了市里的農作制度創新現場會后,有了自己的新計劃,承包了平橋鎮塘下謝村邊的120畝田,先種花生再種黑木耳。
余群英說:“花生一畝收入達到好幾千元,花生收了之后,這些土地可以種上黑木耳,還可以種上甜玉米,這樣收入比較高。每畝黑木耳收入在一萬元到兩萬元之間。”
先種花生,再種黑木耳或者甜玉米,這樣的種植模式在我縣還很少有人實施,種花生,余群英去年已經實施過效益還不錯,這樣一來在土地的利用上,也比較合理。現在清明節期間種下花生,八月底九月初采收,接下來,種上黑木耳菌棒,到元旦至春節期間,可以采摘新鮮黑木耳上市。
余群英介紹,新鮮黑木耳價格高,但種植成本相對也比較高,不過黑木耳在采摘之后它的菌棒還是很好的有機肥料。黑木耳菌棒采摘了以后,它的菌棒可以循環利用,可以育秧,也可以當有機肥料,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
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余群英組織十幾位村民正在田頭忙著種花生。余群英在參加了市里的農作制度創新現場會后,有了自己的新計劃,承包了平橋鎮塘下謝村邊的120畝田,先種花生再種黑木耳。
余群英說:“花生一畝收入達到好幾千元,花生收了之后,這些土地可以種上黑木耳,還可以種上甜玉米,這樣收入比較高。每畝黑木耳收入在一萬元到兩萬元之間。”
先種花生,再種黑木耳或者甜玉米,這樣的種植模式在我縣還很少有人實施,種花生,余群英去年已經實施過效益還不錯,這樣一來在土地的利用上,也比較合理。現在清明節期間種下花生,八月底九月初采收,接下來,種上黑木耳菌棒,到元旦至春節期間,可以采摘新鮮黑木耳上市。
余群英介紹,新鮮黑木耳價格高,但種植成本相對也比較高,不過黑木耳在采摘之后它的菌棒還是很好的有機肥料。黑木耳菌棒采摘了以后,它的菌棒可以循環利用,可以育秧,也可以當有機肥料,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