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中國蘑菇之鄉”美稱的姚莊鎮,種植食用菌已有40多年歷史。全鎮食用菌種植面積2200多萬平方尺,總產量達到2000多萬公斤,總收入在1.2億元左右,是浙江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姚莊鎮農技水利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李偉說,從2010年浙江小城鎮培育試點啟動以來,傳統農戶種植的比例減少很快,工業化程度提高很快,不少外來資本進入姚莊鎮,投資食用菌等農產品的加工和生產行業,銀輝公司只是其中的代表企業之一。
李偉說,工業化的比重越來越高,除了農民身份改變,收入增加外,對全鎮的產業來說,也起到了增產增收的效果。以白蘑菇為例,在同樣的種植面積下,工業化運作相比傳統種植,產能至少提高四倍;由于公司化運作銷售渠道的掌控能力更強,價格波動也比較小。
除了傳統的白蘑菇外,姚莊鎮還積極鼓勵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去年鎮里面還派出農業帶頭人,到全國各地考察食用菌生產加工技術。今年3月初,又從一個臺灣專家手中引進了國內首創的大黃菇種養技術。由當地的某房地產企業家投資,臺灣專家技術入股,首期投資150萬進行試種,相比3.5元/斤的普通白蘑菇、2元/斤的金針菇,大黃菇的售價能賣到30元/斤。
李偉說,工業化的比重越來越高,除了農民身份改變,收入增加外,對全鎮的產業來說,也起到了增產增收的效果。以白蘑菇為例,在同樣的種植面積下,工業化運作相比傳統種植,產能至少提高四倍;由于公司化運作銷售渠道的掌控能力更強,價格波動也比較小。
除了傳統的白蘑菇外,姚莊鎮還積極鼓勵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去年鎮里面還派出農業帶頭人,到全國各地考察食用菌生產加工技術。今年3月初,又從一個臺灣專家手中引進了國內首創的大黃菇種養技術。由當地的某房地產企業家投資,臺灣專家技術入股,首期投資150萬進行試種,相比3.5元/斤的普通白蘑菇、2元/斤的金針菇,大黃菇的售價能賣到30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