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區崇賢街道退休農技干部陸長根,利用廢棄的茭白葉殼培育食用菌菇,既處理了生活垃圾,還為當地農戶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增收新路子。日前,老陸在北莊村“試驗田”里收獲了10公斤鮮嫩可口的食用菌菇。
陸長根退休前長期從事農業植保工作,被當地村民稱為“農業土專家”。去年11月,他從報紙上看到利用稻草育菌菇的報道,受到啟發:崇賢是茭白產區,上市期間大量茭白葉殼丟棄在田間地頭和河道,不僅影響農村環境衛生,而且村里每年將茭白殼運往垃圾中轉站的運費至少得花10萬余元。如果利用廢棄的茭白葉殼培育食用菌菇,豈不一舉兩得。
去年冬天,陸長根在市農科院專家和街道農業科的支持指導下,在一塊油菜地里開挖5條地壟,埋下150公斤茭白葉子,在葉子上面均勻地播下大桿菌菇菌種。今年開春以來,老陸播下的菌菇長勢喜人,引來不少村民前來參觀。據陸長根介紹,按現在栽種模式測算,一畝旱地可處理茭白葉子2萬斤,收獲大桿菌菇5000斤,以目前3元/斤的市場價格計算,每畝旱地收入可達15000元。
陸長根退休前長期從事農業植保工作,被當地村民稱為“農業土專家”。去年11月,他從報紙上看到利用稻草育菌菇的報道,受到啟發:崇賢是茭白產區,上市期間大量茭白葉殼丟棄在田間地頭和河道,不僅影響農村環境衛生,而且村里每年將茭白殼運往垃圾中轉站的運費至少得花10萬余元。如果利用廢棄的茭白葉殼培育食用菌菇,豈不一舉兩得。
去年冬天,陸長根在市農科院專家和街道農業科的支持指導下,在一塊油菜地里開挖5條地壟,埋下150公斤茭白葉子,在葉子上面均勻地播下大桿菌菇菌種。今年開春以來,老陸播下的菌菇長勢喜人,引來不少村民前來參觀。據陸長根介紹,按現在栽種模式測算,一畝旱地可處理茭白葉子2萬斤,收獲大桿菌菇5000斤,以目前3元/斤的市場價格計算,每畝旱地收入可達1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