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14日,云南省供銷合作社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楊正良帶領省社有關人員到陸良縣、嵩明縣調研農資供應和食用菌產業發展。期間,楊正良一行參觀了大莫古鎮陸良爨鄉綠圓菇業有限公司新建基地,聽取了陸良縣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匯報。
據縣領導及縣社介紹,陸良縣食用菌產業現已發展成為壩區部分農戶的主要經濟支柱,截至2012年底,全縣栽培食用菌180萬平方米,實現產量9000萬公斤,產值27000萬元,形成了以馬街、三岔河鎮為重點,其他鄉鎮零星種植的生產格局。主產平菇、姬菇、金針菇、香菇、雙孢菇、杏孢菇、黑木耳、茶樹菇等多個品種。銷往省內的昆明、曲靖、開遠、個舊、宣威、師宗及貴州省興義市等地,部分出口國外,入社農戶每年每戶可實現純收入2.4萬元。楊正良對陸良縣供銷合作社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助農增收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贊揚了陸良縣供銷合作社支持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戶發展食用菌產業,利用農業生產廢料發展循環經濟,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成功經驗。
針對下一步的發展,他要求,一要搶抓機遇促發展。要緊緊抓住云南建設高原特色農業的機遇,充分發揮陸良區位、資源、科技、人才、裝備、產業的優勢,按照區域化、特色化、專業化、規?;透邩藴?、高質量、商品化的要求,進行集中連片生產、專職專業生產,認真總結推廣陸良爨鄉綠圓菇業有限公司帶動農民種植食用菌的經驗,以現有基地、協會、合作社、種植大戶為重點,大力發展大棚、工廠化栽培,引導農戶發展適銷對路的高檔食用菌。培育、扶持發展一批食用菌生產專業鄉鎮、專業村和專業戶,輻射帶動一批示范基地建設,把陸良發展成為云南重要的人工食用菌生產基地。二要嚴把產品質量關。要充分發揮檢測中心的作用,定期對生產基地的產品進行抽樣檢測,實施市場準入制,落實《食品安全法》,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爭取早日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不斷提高陸良縣食用菌的質量安全水平。三要加強技術培訓。采取多種培訓方式,聘請專家教授來講學,在重點鄉鎮巡回培訓,技術人員要深入重點村戶現場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提高菇農標準化生產技術水平,推動全縣食用菌生產的發展。四要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公司要立足于科技創新,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核心,總結完善推廣陸良縣創造的“支部+協會+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發展食用菌產業的經驗,運用好市場價格調節機制,做到風險共擔,利益共存。五要積極爭取項目。要用足用活國家的扶持政策,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幫助企業做強做大,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陸良縣副縣長張曉芬、縣社主任周琳陪同調研。
據縣領導及縣社介紹,陸良縣食用菌產業現已發展成為壩區部分農戶的主要經濟支柱,截至2012年底,全縣栽培食用菌180萬平方米,實現產量9000萬公斤,產值27000萬元,形成了以馬街、三岔河鎮為重點,其他鄉鎮零星種植的生產格局。主產平菇、姬菇、金針菇、香菇、雙孢菇、杏孢菇、黑木耳、茶樹菇等多個品種。銷往省內的昆明、曲靖、開遠、個舊、宣威、師宗及貴州省興義市等地,部分出口國外,入社農戶每年每戶可實現純收入2.4萬元。楊正良對陸良縣供銷合作社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助農增收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贊揚了陸良縣供銷合作社支持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戶發展食用菌產業,利用農業生產廢料發展循環經濟,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成功經驗。
針對下一步的發展,他要求,一要搶抓機遇促發展。要緊緊抓住云南建設高原特色農業的機遇,充分發揮陸良區位、資源、科技、人才、裝備、產業的優勢,按照區域化、特色化、專業化、規?;透邩藴?、高質量、商品化的要求,進行集中連片生產、專職專業生產,認真總結推廣陸良爨鄉綠圓菇業有限公司帶動農民種植食用菌的經驗,以現有基地、協會、合作社、種植大戶為重點,大力發展大棚、工廠化栽培,引導農戶發展適銷對路的高檔食用菌。培育、扶持發展一批食用菌生產專業鄉鎮、專業村和專業戶,輻射帶動一批示范基地建設,把陸良發展成為云南重要的人工食用菌生產基地。二要嚴把產品質量關。要充分發揮檢測中心的作用,定期對生產基地的產品進行抽樣檢測,實施市場準入制,落實《食品安全法》,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爭取早日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不斷提高陸良縣食用菌的質量安全水平。三要加強技術培訓。采取多種培訓方式,聘請專家教授來講學,在重點鄉鎮巡回培訓,技術人員要深入重點村戶現場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提高菇農標準化生產技術水平,推動全縣食用菌生產的發展。四要發揮好龍頭帶動作用。公司要立足于科技創新,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核心,總結完善推廣陸良縣創造的“支部+協會+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發展食用菌產業的經驗,運用好市場價格調節機制,做到風險共擔,利益共存。五要積極爭取項目。要用足用活國家的扶持政策,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幫助企業做強做大,帶動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陸良縣副縣長張曉芬、縣社主任周琳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