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0日從市農業局獲悉,該局今年在農業專項資金中初步安排20萬元,用于扶持“二水源”羅源段食用菌新產品研發和茶樹品種的優化改良。他們還將科學制訂當地茶葉和食用菌生產發展規劃,引導農民栽培反季節香菇、茶樹菇等產品,繁育種植“金觀音”等優質茶種。
這些是市農業局采納市人大代表建議后作出的答復。在年初的市人代會上,肖國水等3名代表提出了《關于要求建立福州“二水源”補償機制、增加羅源段補助標準的建議》。建議中說,福州“二水源”敖江流域羅源段貫穿霍口、飛竹、中房3個鄉鎮,總長約65公里,涉及50個行政村的4.1萬人。為保護好“二水源”,這3個鄉鎮致力發展生態特色農業,但由于保護扶持資金有限,當地百姓收入水平與縣人均收入還有較大差距。代表們建議,提高生態保護補償金標準、建立扶持項目發展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
市農業局表示,根據霍口、飛竹、中房3個鄉鎮的特點,將引導當地加快建立茶葉或食用菌生產基地,利用高海拔山區地理優勢,重點發展反季節香菇、秀珍菇、銀耳等品種。茶葉方面,可推廣芽期早、品質優、產量高、效益好的優質烏龍茶新品種,加大這些品種的繁育和推廣范圍。
記者還了解到,為了扶持村民轉產,我市今年還有一系列資金補助和培訓幫扶政策。資金方面,市財政局今年安排食用菌產業專項資金100萬元,“二水源”羅源段食用菌產業將作為專項資金扶持補助的一個重點。培訓方面,市農業局將重點組織這3個鄉鎮村民參加各類栽培技術和茶藝師、制茶師培訓,提高菇農、茶農的栽培技術水平和營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