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印江縣以科技為支撐引領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兩年間,印江縣從浙江省龍泉、慶元、縉云等地引進3家有經驗、有實力、善經營的專業食用菌生產、銷售企業,分別在8個鄉鎮成立專業合作社。與專門從事食用菌深加工與銷售的大型企業——廈門多喜樂食品有限公司簽定了產銷合同,將食用菌產品推向國際市場。
同時,新建80畝菇木林種苗繁育基地和2000畝菇木林示范種植基地,正加緊規劃實施十萬畝菌材基地建設工程,切實保障菌材供給,做到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并重,為食用菌產業持續穩步發展打下了基礎。
食用菌基地建設快速發展。目前,8個鄉鎮已建立基地13個;食用菌的成活率達到98%以上,比浙江龍泉、慶元等食用菌主產地高出12個百分點;由于氣候和環境優勢,食用菌品質得到經銷商和市場高度認可。
印江自治縣科技特派員王友明告訴記者,他領辦的合作社生產的香菇,早早就被經銷商訂下,鮮菇以每市斤6到7元的價格收走,遠銷到上海、廣州、香港,部分銷到日本、韓國。
印江縣快速發展的食用菌產業,給當地農戶創造了返鄉創業就業的機會。
印龍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股東周剛,以前常年在外打工掙錢,照顧不了家庭。2011年回鄉加入合作社后,每月2000多元工資,作為股東2012年初就分到紅利7.5萬元。
“在外打工不如回家創業。現在,不僅能掙錢、照顧家庭,還能帶動左鄰右舍。”楊柳鄉崔山村食用菌產業基地的菇農崔照全說。去年他種了6萬棒香菇,獲利達18萬元。
按照《印江自治縣2011—2015年香菇、黑木耳產業化扶貧項目發展規劃》,該縣計劃投資2億元,在17個鄉鎮建成生產示范基地40個,項目覆蓋17個鄉鎮260個村,栽培食用菌1億棒以上,到2015年實現年產值12億元,年戶均增收5200元,年人均增收1300元。
同時,新建80畝菇木林種苗繁育基地和2000畝菇木林示范種植基地,正加緊規劃實施十萬畝菌材基地建設工程,切實保障菌材供給,做到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并重,為食用菌產業持續穩步發展打下了基礎。
食用菌基地建設快速發展。目前,8個鄉鎮已建立基地13個;食用菌的成活率達到98%以上,比浙江龍泉、慶元等食用菌主產地高出12個百分點;由于氣候和環境優勢,食用菌品質得到經銷商和市場高度認可。
印江自治縣科技特派員王友明告訴記者,他領辦的合作社生產的香菇,早早就被經銷商訂下,鮮菇以每市斤6到7元的價格收走,遠銷到上海、廣州、香港,部分銷到日本、韓國。
印江縣快速發展的食用菌產業,給當地農戶創造了返鄉創業就業的機會。
印龍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股東周剛,以前常年在外打工掙錢,照顧不了家庭。2011年回鄉加入合作社后,每月2000多元工資,作為股東2012年初就分到紅利7.5萬元。
“在外打工不如回家創業。現在,不僅能掙錢、照顧家庭,還能帶動左鄰右舍。”楊柳鄉崔山村食用菌產業基地的菇農崔照全說。去年他種了6萬棒香菇,獲利達18萬元。
按照《印江自治縣2011—2015年香菇、黑木耳產業化扶貧項目發展規劃》,該縣計劃投資2億元,在17個鄉鎮建成生產示范基地40個,項目覆蓋17個鄉鎮260個村,栽培食用菌1億棒以上,到2015年實現年產值12億元,年戶均增收5200元,年人均增收1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