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順縣飛龍鎮有萬畝桑林,農戶種樹養蠶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如何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提升農戶在產業發展上的積極性,我們黨委政府一直在摸索中就突破。富順縣飛龍鎮黨委書記羅南宇告訴記者,從去年至今,由鎮蠶桑專業合作社牽頭,回收利用桑樹枝條,培育食用菌助農增收,取得初步實效。
“以前蠶子養了賣錢,桑枝砍了就用來當柴火或者扔在一邊,現在政府引導我們用桑枝培育食用菌,我每月能多賺1000多元錢呢。”飛龍鎮新文村農戶唐贊香笑呵呵的告訴記者,“沒想到以前不值錢的桑枝現在能給我帶來每月千余元的收入,感謝黨委政府為我們農戶帶來致富的科技信息,我們也能奔小康了。”
據了解,富順縣飛龍鎮地處富順南部,經濟發展滯后,鎮黨委政府關心群眾疾苦,致力發展產業,帶動群眾致富增收奔小康。“近年來,我們鎮發展白鵝蠶桑產業,部分農戶腰包鼓起來了,這不是我們的目標,響應中央號召,帶領廣大農戶致富奔小康,鎮黨委政府一直都在積極作為。”飛龍鎮鎮長林涌說,如何在蠶桑產業上突破發展瓶頸,給農民帶來更多的收益,桑枝食用菌培育當之無愧。按全鎮萬畝桑園的規模計算,一畝能產生桑枝1.5噸,扣除食用菌培育的人工、設備、材料等費用,一畝的凈收益能達到300余元,全鎮在桑枝食用菌產業上能增加收入300多萬元。
為了進一步產業效益,發展農戶積極性,飛龍鎮黨委政府還在進一步摸索白鵝蠶桑產業的多元法發展,幫助農戶致富增收。蠶子養了能賣錢,桑枝也能有效利用培育食用菌,桑葚能不能為我們的農戶增加一筆收入呢?答案是肯定的。飛龍鎮副鎮長曾國信告訴記者,桑葚是個寶,可以生食、泡酒、加工休閑食品……,經過前期的考察,我們正在和相關產業的商家聯系,目前,我們首要的事情就是要做好自身產品品質,申請達到綠色食品標準,拿到進入各銷售行業的通行證,讓我們飛龍的特色產品走向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