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寧河縣農業局農廣校把課堂設在食用菌基地,組織技術老師深入食用菌大棚為農民把脈支招,受到菌農們的歡迎。
3月12日上午,記者冒著今年第一場春雨來到寧河縣潘莊鎮齊心食用菌園區大棚里看到,縣農業局農廣校的老師們正在面對面地為菌農講課,從本地的氣候、地理、土壤等特點,到食用菌的生長、管理、防病、治病等方面的技術進行全程指導。菌農孫松銀告訴記者,農廣校的老師們不僅經常到棚里給我寫“增收菜譜”,還開了許多有效的食用菌管理“處方”,所以我種的大棚食用菌長勢很好,相信今年一定有個好收成。
“通過學習培訓,我們這次學到了很多東西,使我們的技術有了提高,讓我們以后有科學種植、合理的利用空間,促進我們的經濟有更好的發展。”
寧河縣農業局農廣校把培訓工作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緊密結合,每年都利用春播和農閑季節開展科技下鄉、科技趕集、科技進園區、進大棚活動,想方設法將農業技術傳授給農民,以滿足農民對科技的需求。
農廣校副校長夏志穎介紹說:“今天我們農廣校來到了潘莊鎮食用菌基地,對農民進行了實用技術培訓,接下來我們還要到其他鄉鎮的各個園區田間地頭,進行進一步的技術培訓,以滿足咱們全縣農民對知識和技術的需求。”
實用技術培訓結束后,記者采訪了夏老師。
記者:“那咱們都培訓哪些內容呢?”
夏志穎:“一般的來講農業方面的知識、種植業的、大田的、還有園區設施農業都有。”
記者:“咱們采取哪些方法進行培訓呢?”
夏志穎:“比方說技術培訓班,把農民集中在一起講課,現場到田間地頭單獨的進行技術指導,相當于點菜式的、訂單式的這種培訓,還有就是發一些宣傳資料、科技趕集呀、組織農民到各地進行考察、進行參觀。”
3月12日上午,記者冒著今年第一場春雨來到寧河縣潘莊鎮齊心食用菌園區大棚里看到,縣農業局農廣校的老師們正在面對面地為菌農講課,從本地的氣候、地理、土壤等特點,到食用菌的生長、管理、防病、治病等方面的技術進行全程指導。菌農孫松銀告訴記者,農廣校的老師們不僅經常到棚里給我寫“增收菜譜”,還開了許多有效的食用菌管理“處方”,所以我種的大棚食用菌長勢很好,相信今年一定有個好收成。
“通過學習培訓,我們這次學到了很多東西,使我們的技術有了提高,讓我們以后有科學種植、合理的利用空間,促進我們的經濟有更好的發展。”
寧河縣農業局農廣校把培訓工作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緊密結合,每年都利用春播和農閑季節開展科技下鄉、科技趕集、科技進園區、進大棚活動,想方設法將農業技術傳授給農民,以滿足農民對科技的需求。
農廣校副校長夏志穎介紹說:“今天我們農廣校來到了潘莊鎮食用菌基地,對農民進行了實用技術培訓,接下來我們還要到其他鄉鎮的各個園區田間地頭,進行進一步的技術培訓,以滿足咱們全縣農民對知識和技術的需求。”
實用技術培訓結束后,記者采訪了夏老師。
記者:“那咱們都培訓哪些內容呢?”
夏志穎:“一般的來講農業方面的知識、種植業的、大田的、還有園區設施農業都有。”
記者:“咱們采取哪些方法進行培訓呢?”
夏志穎:“比方說技術培訓班,把農民集中在一起講課,現場到田間地頭單獨的進行技術指導,相當于點菜式的、訂單式的這種培訓,還有就是發一些宣傳資料、科技趕集呀、組織農民到各地進行考察、進行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