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正陽縣慎水鄉洪廟村家家戶戶都在忙著進行春季蘑菇栽培,小小蘑菇成了村民致富的“金娃娃”。
洪廟村村民徐根華是遠近聞名的蘑菇種植能手,每年靠種植蘑菇增收2萬多元。去年,該縣農辦給該村爭取到平菇扶貧項目,進一步鼓舞了徐根華種植平菇的熱情,擴大了種植規模,年增收4萬多元。現在全村750戶,種植平菇戶有500余戶,每戶平均種植達2000余袋。僅此一項,該村人均增加收入達5000余元。
洪廟村群眾素有種植蘑菇的習慣,至今已有近20年的歷史。為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慎水鄉積極引導群眾,擴大種植規模,改良品種。同時,該鄉成立了專業合作社,著力強化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切實解決食用菌生產中遇到的資金、技術、銷售等難題。
提到下一步打算,洪廟村黨支部書記曹洪偉興奮地告訴筆者:“中央一號文件說了,要加大農業補貼力度,今后我們發展農業種植的勁頭更大了!今年,我們將以村里平菇生產合作社為依托,注冊洪廟村平菇商標,進一步提高我們村平菇的知名度,讓洪廟平菇真正成為正陽縣強農、惠農、富農的支柱產業。”
洪廟村村民徐根華是遠近聞名的蘑菇種植能手,每年靠種植蘑菇增收2萬多元。去年,該縣農辦給該村爭取到平菇扶貧項目,進一步鼓舞了徐根華種植平菇的熱情,擴大了種植規模,年增收4萬多元。現在全村750戶,種植平菇戶有500余戶,每戶平均種植達2000余袋。僅此一項,該村人均增加收入達5000余元。
洪廟村群眾素有種植蘑菇的習慣,至今已有近20年的歷史。為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慎水鄉積極引導群眾,擴大種植規模,改良品種。同時,該鄉成立了專業合作社,著力強化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切實解決食用菌生產中遇到的資金、技術、銷售等難題。
提到下一步打算,洪廟村黨支部書記曹洪偉興奮地告訴筆者:“中央一號文件說了,要加大農業補貼力度,今后我們發展農業種植的勁頭更大了!今年,我們將以村里平菇生產合作社為依托,注冊洪廟村平菇商標,進一步提高我們村平菇的知名度,讓洪廟平菇真正成為正陽縣強農、惠農、富農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