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在困難和問題
近幾年,我省食用菌產業增長速度較快,但總體上基數小、經濟總量小,發展規模、速度與省外相比差距仍然較大,資源利用的效益還不突出。企業規模小、龍頭帶動作用不明顯;集約化程度不高,精深加工產品少,附加值低;市場流通體系不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落后等因素影響了產業發展速度和效益。企業融資難、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小、產品質量標準體系不健全、貿易技術壁壘等問題也制約了產業的較快發展。
四、2013年工作要點
2013年食用菌產業發展工作思路: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牢牢把握“產業興省、產業強省、產業富省”的發展戰略,進一步夯實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基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加強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和食用菌品牌建設,積極推進對外開放、食用菌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提升云南食用菌產業發展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積極貢獻。重點抓好以下6個方面工作:
(一)理順工作體制、機制。一是要進一步提高和深化食用菌產業對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高原特色農業發展重要性的認識,把食用菌產業發展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二是在省政府已明確省供銷社為全省食用菌產業發展職能部門的基礎上,積極爭取落實州(市)產業發展工作機構,努力做到上下對應,層層推進,加快發展。
(二)加強政策引導和服務。全面落實《云南省“十二五”食用菌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按照總體規劃10項責任目標分工要求,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重點加快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栽培菌示范園區建設、龍頭企業培育、產品質量標準化體系建設及市場體系建設等工作;根據新形勢發展要求,進一步研究制定食用菌產業發展新的政策,支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加強服務,從生產、市場、科技、技術培訓等多方面提供公共服務平臺,改善產業發展環境和條件。
(三)扶優扶強,培植一批食用菌重點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重點扶持10戶以上上規模、出口創匯能力強的企業;建立以龍頭帶動、基地為主、專業合作社共同發展的食用菌示范園區,力爭實施20個以上食用菌投資項目,努力提升食用菌現代化加工能力和水平。
(四)加強協調,創造產業發展寬松環境。要加大與省委、省政府、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工作匯報力度,加強與省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積極爭取政策、資金、項目支持;爭取年內召開一次全省食用菌產業發展工作會議,提振信心、推動發展。
(五)加強對外開放,推進聯合合作。要實施“走出去”戰略,適時組織一批食用菌產業辦負責人、骨干企業法人、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等到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借鑒外省先進技術和經驗,加快食用菌升級轉型;加大與省內外企業、科研院所聯合合作,力爭年內再引進2-3戶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實力較強的外省企業落戶云南,做大規模,做出品牌,不斷提高云南食用菌市場競爭能力。
(六)加強食用菌產業發展基礎性工作。建立科學的食用菌產業發展目標考核體系,完善有關統計報表、基礎信息資料上報工作,繼續辦好“云南食用菌產業信息網”,提高辦網質量,宣傳服務好云南食用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