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大多數農民朋友忙著走親訪友,但在東陽市杭坪鎮心康食用菌基地,工作人員忙著農業生產。
昨日記者在該基地看到,一根根白色的菌棒錯落有致地擺放在田間,一朵朵細嫩誘人的黑木耳綴滿棒頭,6名工人手腳麻利地采摘著黑木耳。
“現在黑木耳又進入了采摘期,從正月初三開始至今每天采摘量達2000余公斤。”基地負責人張仲義笑呵呵地告訴記者,這幾天他送貨忙個不停,每天要供應250公斤新鮮黑木耳給縣內的農貿市場和土特產店,供應金華和義烏的農貿市場約500公斤,幾乎每天都有近萬元的收入。
心康食用菌基地的一朵朵黑木耳猶如一個個“金元寶”,給張仲義帶來不錯的收益,去年投資下去的成本到現在已經基本收回。他告訴記者,今年基地準備擴大生產規模,達到200萬袋菌料,并發動周邊農戶和部分種糧大戶也來種植黑木耳。基地將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大力發展黑木耳產業,有效提高組織化程度,使食用菌的生產、流通與市場緊密銜接,帶動更多的群眾走上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