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可謂沈城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之一。無論是涮火鍋,還是拌涼菜,都缺不了它。沈陽人餐桌上的金針菇,很多都來自于洪區平羅街道陸家村德豐蔬菜有限公司,目前,陸家村金針菇的生產已經實現了“工廠化”。
于洪區陸家村生產的金針菇像許多工業產品一樣,從培養原料堆制和裝瓶,到滅菌再到接種,直至出菇,整個生產過程全都在自動化的流水線上進行。據了解,這套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工藝是從韓國引進的。與普通栽培方式相比,整個生產過程采用了生物、信息和自動控制等國際先進技術,能夠智能地控制溫、光、水、氣,徹底打破了傳統農家栽培模式。公司還引進了“食用菌生產廢料綜合轉化牛飼料項目”,不僅實現了金針菇生產零排放,還做到了“變廢為寶”,增加了經濟效益。
據了解,每天大概10噸左右的金針菇從于洪區陸家村流入市場,銷往遼寧、吉林等10多個省份,僅在沈陽市場的占有率就已達到了70%,銷售一度供不應求。為緩解這種現狀,德豐蔬菜有限公司規劃建設了日產55噸的金針菇生產線,并陸續引入杏鮑菇、蟹味菇、雞腿菇等生產項目。
于洪區陸家村生產的金針菇像許多工業產品一樣,從培養原料堆制和裝瓶,到滅菌再到接種,直至出菇,整個生產過程全都在自動化的流水線上進行。據了解,這套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工藝是從韓國引進的。與普通栽培方式相比,整個生產過程采用了生物、信息和自動控制等國際先進技術,能夠智能地控制溫、光、水、氣,徹底打破了傳統農家栽培模式。公司還引進了“食用菌生產廢料綜合轉化牛飼料項目”,不僅實現了金針菇生產零排放,還做到了“變廢為寶”,增加了經濟效益。
據了解,每天大概10噸左右的金針菇從于洪區陸家村流入市場,銷往遼寧、吉林等10多個省份,僅在沈陽市場的占有率就已達到了70%,銷售一度供不應求。為緩解這種現狀,德豐蔬菜有限公司規劃建設了日產55噸的金針菇生產線,并陸續引入杏鮑菇、蟹味菇、雞腿菇等生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