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尤溪縣后樓村。馬詩龍公司的水簾香菇生產線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全員動員,凝心聚力,大干30天,確保首期生產線順利峻工”條幅下,鍋爐已經安排好了,一部分工人在鋪水泥地,一部分工人在為原種室、接菌室等設施裝配電源,一臺挖掘機在平整地面。
相鄰的由福建農林大學創辦的另一項目日產5萬袋菌包生產線1月19日開始打包試產。公司墻上張貼的《海西(尤溪)食用菌科技示范創新園規劃》格外醒目。按照這個規劃,除了發展食用菌,還有山水休閑山莊等項目。
出現這個熱火朝天的景象,是因為這個科技示范創新園剛剛成為三明市唯一的省級農民創業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上月底,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9個省級農民創業園和10個省級農民創業示范基地名單。我市尤溪農民創業園和建寧農民創業示范基地名列其中。
尤溪農民創業園以洋中鎮和西濱鎮為創建區域,選擇食用菌、蔬菜和水產3個主導產業,建寧農民創業示范基地以黃埠鄉為創建區域,選擇蓮子1個主導產業。創業園和創業基地將積極創新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新機制、農業生產經營新方式、農民創業增收新模式,建成我省現代農業的重要示范窗口。
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福建農民創業園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用先進科學技術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方式拓展農業創建福建農民創業園,提升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水平。《意見》提出,到2015年,全省選擇若干個縣 (市、區)創建一批省級農民創業園和示范基地。每個創業園圍繞
糧食、蔬菜等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選擇1-3個具有特色優勢的主導產業。到“十二五”末,主導產業“五新”入戶率達90%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8%以上,創業園區內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比全縣農民年人均純收入提高30%以上。為此,實施一系列稅費減免,提供用地優惠;省級財政每年安排每個創業園專項資金500萬元;比照臺灣農民創業園扶持政策,在省級創業園內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個體工商戶,從事種植和養殖生產的,按農業生產用電標準下浮30%收費。 海西(尤溪)食用菌科技示范創新園升格為省級農民創業園后,尤溪縣委、縣政府迅速成立了園區辦,為園區提供一條龍服務。以盡快讓園區帶動周邊農民創業,加快尤溪現代農業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