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縣不斷挖掘農民增收新渠道,2002年開始引進食用菌項目并試種成功。2003年全縣種植食用菌面積達14000O,全縣食用菌收入達15多萬元。食用菌逐步成為該縣農民增收新渠道。
食用菌主要在冬閑田、房前屋后空地及菜園等地進行栽培,生產周期短,見效快,從堆料到第一批采收只需2個月時間。根據以上特點,結合本縣冬旱氣溫暖和的實際,該縣從2002年開始引進宜州、橫縣兩地食用菌老板到當地試種。為激發群眾種植食用菌的積極性,該縣加強技術指導,聘請宜州、橫縣的兩位食用菌老板為本地技術員授課,并推行示范帶動,在新安、果化、坡造、城關等鄉鎮大搞示范點,由技術員進行現場指導,組織群眾到示范點參觀學習,示范鄉鎮政府還免費為群眾提供菌種。良好的服務措施確保了群眾的收入,去冬今春食用菌種植戶戶均收入1838.5元。
該縣因勢利導,加強引導,搞好規劃,計劃將今冬明春食用菌種植面積擴大到20萬平方米,并于近日出臺新的食用菌種植方案,規定對種植食用菌的農戶給予補貼,從而推動食用菌種植業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黃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