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筆者在磐安縣盤峰鄉櫸溪村永安源香菇專業合作社基地看到,黑木耳長勢喜人。該合作社主任孔新平說:“這個品種是縣農業局去年上半年引進的,適合露天栽培,生長周期短,70天便可采收,具有省工、省料、產量高、品質優、易栽培、效益高等優點。”
該合作社目前有6戶農戶種植黑木耳,規模達23畝30萬袋(菌棒),實行“集中生產、分散管理”的模式,即備料、菌棒制作、滅菌等環節統一由合作社完成,菇農只管接種、發菌管理和出菇,不用添置任何生產設備。孔新平算了一筆賬:每畝田可放1.3萬個菌棒,每畝純收入在5萬元以上。同時,黑木耳916品種適合“耳—稻”水旱輪作,目前已有很多農戶準備今年也種黑木耳。
磐安縣正煉生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通過引進新機械新技術,提高了香菇種植能力和效率。合作社負責人胡正煉說:“以前,種兩畝香菇就忙不過來,現在我們9戶人家種了60畝,田還不夠種。” 2011年4月,胡正煉聯合村里8戶農戶,到土地相對比較平坦的高丘村承包了60畝農田,投入200多萬元搭起170個標準化鋼架大棚,建造1700平方米生產用房,買來了國內先進的新型滅菌灶、自動裝袋機、自動拌料機。
“以前種香菇所有的環節都靠人工,現在就不一樣了。”合作社成員葛其興說,新型滅菌灶自2011年8月投入使用到現在,已經為50多萬只菌棒進行了滅菌,3個月就能完成以往一年都完不成的任務。
除了品種調整和技術更新,規模種植是磐安縣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的另一招。“這里的田地原本已荒廢,如今又能產生效益了。”深澤鄉馬祥村村委會主任陳知富說,自從上海每添食品有限公司在此建立高溫菇種植基地以后,村里荒廢的30畝土地重新得到利用,每畝年租金為800元。
上海每添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食用菌出口為主的企業,去年3月利用馬祥村海拔高、氣溫低等特點,斥資100多萬元建立高溫菇種植基地。到目前,基地內已搭建鋼架菇棚30余個,生產菌棒30多萬個,預計全年生產菌棒60多萬個,產值在350萬元左右。據介紹,該公司有意與該村進一步合作,把村里另一塊荒地利用起來。
該合作社目前有6戶農戶種植黑木耳,規模達23畝30萬袋(菌棒),實行“集中生產、分散管理”的模式,即備料、菌棒制作、滅菌等環節統一由合作社完成,菇農只管接種、發菌管理和出菇,不用添置任何生產設備。孔新平算了一筆賬:每畝田可放1.3萬個菌棒,每畝純收入在5萬元以上。同時,黑木耳916品種適合“耳—稻”水旱輪作,目前已有很多農戶準備今年也種黑木耳。
磐安縣正煉生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通過引進新機械新技術,提高了香菇種植能力和效率。合作社負責人胡正煉說:“以前,種兩畝香菇就忙不過來,現在我們9戶人家種了60畝,田還不夠種。” 2011年4月,胡正煉聯合村里8戶農戶,到土地相對比較平坦的高丘村承包了60畝農田,投入200多萬元搭起170個標準化鋼架大棚,建造1700平方米生產用房,買來了國內先進的新型滅菌灶、自動裝袋機、自動拌料機。
“以前種香菇所有的環節都靠人工,現在就不一樣了。”合作社成員葛其興說,新型滅菌灶自2011年8月投入使用到現在,已經為50多萬只菌棒進行了滅菌,3個月就能完成以往一年都完不成的任務。
除了品種調整和技術更新,規模種植是磐安縣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的另一招。“這里的田地原本已荒廢,如今又能產生效益了。”深澤鄉馬祥村村委會主任陳知富說,自從上海每添食品有限公司在此建立高溫菇種植基地以后,村里荒廢的30畝土地重新得到利用,每畝年租金為800元。
上海每添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食用菌出口為主的企業,去年3月利用馬祥村海拔高、氣溫低等特點,斥資100多萬元建立高溫菇種植基地。到目前,基地內已搭建鋼架菇棚30余個,生產菌棒30多萬個,預計全年生產菌棒60多萬個,產值在350萬元左右。據介紹,該公司有意與該村進一步合作,把村里另一塊荒地利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