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不幸福,要看錢袋子。”2012年,是十八大召開之年,對河北省平泉縣的百姓來說,也是豐收的一年,幸福的一年。
2012年,平泉縣以建設現代農業強縣為目標,大力推進農業“1860”工程,食用菌、設施菜、花卉等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農業產業化經營率繼續保持全市第一,省市級龍頭企業新增個數和總量均居全省各縣(市)首位。特別是食用菌新增6500萬盤袋,總量達到3.4億盤袋,產值穩居縣級全國第一,被評為國家級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設施園藝和畜牧養殖業健康發展,大田結構調整面積創歷史新高,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斷拓寬。
“我們村一共有546戶,1950口人。到今年共發展設施暖棚600個,冷棚200個,年產設施菜超過5000噸,實現產值2500多萬元,人均收入超過8000元。要說2020年實現小康,我們肯定行。”河北省平泉縣榆樹林子鎮鄭杖子村黨總支書王翠娥滿懷信心的說。
2012年,平泉縣以建設現代農業強縣為目標,大力推進農業“1860”工程,食用菌、設施菜、花卉等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農業產業化經營率繼續保持全市第一,省市級龍頭企業新增個數和總量均居全省各縣(市)首位。特別是食用菌新增6500萬盤袋,總量達到3.4億盤袋,產值穩居縣級全國第一,被評為國家級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設施園藝和畜牧養殖業健康發展,大田結構調整面積創歷史新高,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斷拓寬。
“我們村一共有546戶,1950口人。到今年共發展設施暖棚600個,冷棚200個,年產設施菜超過5000噸,實現產值2500多萬元,人均收入超過8000元。要說2020年實現小康,我們肯定行。”河北省平泉縣榆樹林子鎮鄭杖子村黨總支書王翠娥滿懷信心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