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0日,雖是隆冬,建陽市麻沙鎮新坪村銀耳生產專用房里卻是溫暖如春,朵朵銀耳花般綻放,長勢喜人。
新坪村位于建陽市西部,轄3個自然村、五個村民小組,142戶641位居民均是古田溪水電站庫區移民。由于人均耕地少,資源相對貧乏,新坪村移民一直保持著古田老家食用菌的生產傳統,全村80%村民從事銀耳生產。
銀耳俗稱“白木耳”,素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既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又是扶正強壯的補藥。但銀耳栽培對生長環境要求高,種植技術難度大且產量有限,稍有不慎還會造成絕收,這也成為新坪村銀耳產業發展的“短板”。 2008年,經建陽市移民局的穿針引線,新坪村組織種植大戶和技術骨干到古田,學習銀耳種植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回來后,村里建起了第一座550平米的生產專用房,內置菌房10間,每間可同時存菌4500袋,是普通民房存菌量的5倍,并采用先進的栽培模式。在普通民房中一年只能生產2批食用菌,而在專用房內至少可產3批。廠房還可以調節溫度、濕度,便于殺菌,有效提高銀耳的品質和產量。新式裝備一投入使用,當年全村就實現增產銀耳25.5萬袋,增加產值60余萬元。
可觀的經濟效益讓新坪村村民種植銀耳的積極性空前高漲。2009年至今,建陽市移民局先后投入銀耳專用生產房資金145.5萬元,建成村集體擁有產權銀耳專用生產房47間,補助銀耳種植戶建成86間,大大促進了當地銀耳生產發展。目前全村年產銀耳300多萬袋,遠銷江西、山東、黑龍江等省。年產值近1000萬元,占移民總收入的七成以上,成為建陽市遠近聞名的銀耳生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