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緩緩地駛入龍南鄉,一眼望去只見青山重疊,山間云霧繚繞,一條山澗從山頂傾瀉而下,形成了一副美麗動人的山水畫,讓人心情備感舒暢,仿佛身處一片世外桃源。進入下田村,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下田村進村標志——龍門架,上面寫著“香菇之源”四個字,散發著濃濃的歷史文化氣息。
下田村地處龍、慶、景三縣(市)交界的大山腹地,處于江浙第一高峰——黃茅尖山腳下,夏日涼爽,是一個避暑勝地。近年來,下田村將其自身發展的劣勢轉化為優勢,讓“高山蔬菜、覆土夏菇”這一特色產業成為全村農業經濟嶄新的亮點,帶動了村民生產的積極性,也增加了收入。
下田村是世界香菇栽培發源地之中心區域的重點村之一,直至今日香菇文化還在延續。下田村擁有世界香菇文化的特殊遺跡——五顯廟,據資料記載,該廟創建于明清時期,是標準的江南寺院建筑結構。為更好地保留香菇文化遺跡,下田村對五顯廟進行了整修,對其周邊的主要通道進行全面加寬和路面改造,充分挖掘香菇文化。
“我們從2008年開始舉辦香菇文化節,到現在已經成功舉辦了5屆,通過這個活動我們村還和臺灣菇類發展協會等民間組織進行了交流與溝通,相信這樣更有利于香菇文化的傳承。”村黨支部書記金正付告訴記者,香菇文化節那天村子里特別熱鬧,傳統香菇武術表演、木偶戲表演、演唱香菇山歌、講香菇故事等活動,甚至都吸引了外國人到來。
下田村為了將自己村莊最好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積極進行村莊整治,使村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見村內潺潺的溪水與青蔥山色交相輝映,怡人的村中綠化與清新的空氣水乳交融,整潔的村道與錯落有致的民居相得益彰。
行走在村莊里,記者看見村里的保潔人員正在認真地清理垃圾,“以前掃地工作挺累,垃圾扔的到處都是,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我只要倒垃圾桶,再簡單清理一下就行。”負責村里清潔的保潔人員金些兒說,近幾年村民的生態環保意識有所加強,沒有人亂扔垃圾了,使他的工作更加輕松。
下田村山青水秀,又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隊伍也日益壯大,如今已建立起香菇花鼓戲隊、腰鼓隊、舞獅隊、樂器隊……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展示了村民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做菇砍樹在山林,三公妙法記分明……”每逢香菇采摘的季節,香菇山歌總是在這個小山村中回蕩,向人們訴說著這個山村悠久的香菇文化歷史,宣揚著村民勤勞,努力生活的一種精神狀態。
下田村地處龍、慶、景三縣(市)交界的大山腹地,處于江浙第一高峰——黃茅尖山腳下,夏日涼爽,是一個避暑勝地。近年來,下田村將其自身發展的劣勢轉化為優勢,讓“高山蔬菜、覆土夏菇”這一特色產業成為全村農業經濟嶄新的亮點,帶動了村民生產的積極性,也增加了收入。
下田村是世界香菇栽培發源地之中心區域的重點村之一,直至今日香菇文化還在延續。下田村擁有世界香菇文化的特殊遺跡——五顯廟,據資料記載,該廟創建于明清時期,是標準的江南寺院建筑結構。為更好地保留香菇文化遺跡,下田村對五顯廟進行了整修,對其周邊的主要通道進行全面加寬和路面改造,充分挖掘香菇文化。
“我們從2008年開始舉辦香菇文化節,到現在已經成功舉辦了5屆,通過這個活動我們村還和臺灣菇類發展協會等民間組織進行了交流與溝通,相信這樣更有利于香菇文化的傳承。”村黨支部書記金正付告訴記者,香菇文化節那天村子里特別熱鬧,傳統香菇武術表演、木偶戲表演、演唱香菇山歌、講香菇故事等活動,甚至都吸引了外國人到來。
下田村為了將自己村莊最好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積極進行村莊整治,使村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見村內潺潺的溪水與青蔥山色交相輝映,怡人的村中綠化與清新的空氣水乳交融,整潔的村道與錯落有致的民居相得益彰。
行走在村莊里,記者看見村里的保潔人員正在認真地清理垃圾,“以前掃地工作挺累,垃圾扔的到處都是,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我只要倒垃圾桶,再簡單清理一下就行。”負責村里清潔的保潔人員金些兒說,近幾年村民的生態環保意識有所加強,沒有人亂扔垃圾了,使他的工作更加輕松。
下田村山青水秀,又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隊伍也日益壯大,如今已建立起香菇花鼓戲隊、腰鼓隊、舞獅隊、樂器隊……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展示了村民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做菇砍樹在山林,三公妙法記分明……”每逢香菇采摘的季節,香菇山歌總是在這個小山村中回蕩,向人們訴說著這個山村悠久的香菇文化歷史,宣揚著村民勤勞,努力生活的一種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