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根據瀘州市政府安排市供銷社主抓食用菌、花椒等特色農業產業的要求,敘永縣供銷社積極努力探索,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助推全縣食用菌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已經成為敘永縣新興特色農業,為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農業增效和循環農業的發展發揮了獨特作用。
該縣供銷社一直堅持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指導,以服務“三農”為宗旨、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切實為“三農”的產前、產中、產后辦實事、服好務。在引領食用菌產業發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組建了2個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對全縣食用菌種植推廣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從目前發展形式來看,食用菌產業推進速度緩慢,助農增收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為此,敘永縣供銷社為做大做強食用菌種植產業,多次深入到各專業合作社、農戶家中以及銷售市場進行調研,同時組織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植大戶到瀘縣、龍馬潭區等地進行參觀學習,為全縣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產業發展現狀
目前,敘永縣有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2個,種植菌業農戶331戶,種植面積716畝,年產量6650噸,年產值7050萬元,市場供不應求。通過深入到友洋菌業、蜀山生態食用菌種植等專業合作社和大量種植散戶進行實地調研,結合市場行情分析,主要現狀為品種較為單一,市場潛力差。從目前調查的情況看,該縣種植食用菌種類以雙孢蘑菇、金針菇、香菇、大頭菌菇為主,種植較為普遍,很容易被市場淘汰,市場潛力較差;種植技術科學含量不高,很多農戶都是憑自己的粗放技術種植,造成種植的食用菌質量差,產量不高;種植過于分散,以單一的家庭式發展為主,形不成規模,抗風險能力差,發展后勁嚴重不足;缺乏品牌意識,全靠自然因素,無市場競爭觀念;缺乏后繼資金投入,種植食用菌全受制于自然規律,未經任何包裝處理,直接到市場出售,不能形成品牌效益,很難與外地食用菌競爭,導致價格懸殊過大,每500克少的一兩元、多的三五元,嚴重影響農民收入,制約了農民種植積極性。
面臨的問題及原因
散戶種植,規模較小,很難形成合力。從調研的情況來看,多數菌農發展觀念淡薄,缺乏長遠考慮,甚至有的種植戶抱著試種的態度,因而很難進行大規模推廣。
缺乏市場行情信息,對供求狀況不甚了解。散戶種植難以形成農超對接,全靠農民自給自足自行銷售,隨行就市,收入不等,甚至造成賣難現象。加之多數種植戶和部分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文化較低,沒有看書、看報、上網的習慣,對什么品種是什么價格、是否滯銷等信息了解不及時,無應對措施。
缺乏技術指導,科技推廣難,種植食用菌的農戶由于文化底子薄,思想保守,無專業培訓,無冷凍冷藏設施的保鮮保質,對規模化種植帶來不利因素。
缺乏項目支持,發展資金短缺。食用菌種植戶分散,勞動能力差,規模尚未形成,很難得到國家項目資金的支持。僅靠農民自有資金,投入嚴重不足,且風險性較大,即使有一定資金的農戶也很難具有抗災減災的能力。
各涉農部門對食用菌種植產業的支持未形成合力和相應的指導機制,很難在資金、技術、市場信息上進行幫助,缺乏綜合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動力。
創新模式 加快發展
調整思路,明確目標。農村食用菌產業是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朝陽產業,食用菌是現代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據有關專家介紹,人均每天食用一定量的食用菌,將對人的身體健康起到極大的保障作用。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食用菌產業發展是農業結構調整的短平快項目,應把食用菌產業發展列入縣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議事日程,相關涉農部門選派技術人員深入到各鄉鎮、村,結合城鎮人口增長趨勢提出食用菌發展統一規劃,采取整合土地、人才資源,集中、成片種植,形成規模效益,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的扶持,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創造出物優價廉的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
以專業合作社為支撐,帶動食用菌產業發展。繼續加大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培育,鞏固原有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成果,逐步探索新的管理機制,培訓、吸納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專業合作社。同時,要在條件適當的地方新建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把所有的散戶吸收到專業合作社,使專業合作社遍布全縣各鄉鎮,并加強技術指導,帶動農民發家致富,推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健康發展。一是可以通過專業合作社引導和帶動農民廣泛種植食用菌,向種植戶提供技術幫助,促進食用菌種植規范化、規模化發展,提高防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二是通過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發展,聯合食用菌種植戶,創建標準化、品牌化的生產示范基地,提供市場服務,并為農民提供市場行情分析、價格信息和儲藏保鮮設備。三是縣級相關部門及時向各專業合作社提供種菌資料、培訓技術骨干、進行科學技術指導,利用科技創新,提高生產能力,滿足市場需求,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購買到放心的食用菌,讓無公害的綠色食品為城鄉市場服務。四是以專業合作社為基礎,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開展訂單農業,統一收購食用菌,建立食用菌分揀、包裝、加工企業,推進農產品深加工業發展,延長食用菌產業鏈,解決菌農朋友們的后顧之憂。五是以專業合作社為項目載體,加大專業合作社的培育和基礎項目建設力度,爭創市級以上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專合社的示范帶動能力。切實改善專業合作社的基礎條件,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支持,創建優質品牌,拓展高層空間,做大做強食用菌企業,利用企業增值反哺菌農,發展壯大專業合作社,讓廣大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積極推行“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在推進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上,組建食用菌發展加工公司作為龍頭企業,增強其經濟基礎和市場競爭力。一是可以多渠道籌集社會閑散資金用于發展產業和加工,也可以通過股份合作方式吸收專業大戶為股東,形成規模發展的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通過訂單種植,保障回收有效,促進食用菌的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品牌化經營。二是公司根據不同季節對種植戶進行培訓指導,形成專業化的技術服務隊伍,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提高科技的轉化利用水平,培育更多的農村實用人才。并根據市場行情信息,向廣大種植戶提供菌種、市場價格指導,根據市場行情向廣大群眾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三是認真抓好鮮活食用菌產銷對接工作,實現產、供、銷一條龍的發展體系。四是整合縣上相關涉農部門的職能,確定一個部門具體主抓食用菌產業發展,在財政支農資金中抽出一部分資金用于引導食用菌發展和保障工作,切實解決食用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助推產業發展。五是樹立品牌意識,由公司、專業合作社牽頭注冊食用菌商標,積極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盡最大的努力包裝食用菌產品,打造食用菌知名品牌,提高敘永縣食用菌產品的知名度,推進敘永縣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